「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三伏天到了,人體內陽氣空虛,如果在此時吃點薑,既能補體內陽氣之虛以溫中,又能助陽氣發散以排寒,恰好符合《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的宗旨。

中醫認為,薑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薑」之語,薑含揮發性薑油酮和薑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濕、發汗之功。

三伏天吃薑是治病的關鍵,薑能去除體內的寒、風、濕、暑、燥、火,吃薑後再吃其他食物進行冬病夏治就會變得很簡單!而且,天熱以後脾胃比較虛寒,提前用薑補補脾胃,夏天會過得舒服一些,能改善食慾,促進消化。

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離薑的習慣,《論語·鄉黨》「不撤薑食」便可以證實,孔子享年73歲高齡,與吃薑的習慣就有很大關係。

但是,生薑味辛辣,中老年人和腸胃不好的人,直接吃可能會適得其反。

今天給大家介紹薑的兩種吃法,不僅味道好,而且效果翻倍。

一、「醋泡生薑」

中國國醫大師路志正已經百歲高齡了,但從體檢報告上來看,身體各個臟器的健康水平,都相當於中年人的水平,可以說是「百歲的高齡,40歲的心臟」。

這正是因為路老是堅持吃了40多年的醋泡薑,每天進餐的時候吃三片,路老說吃醋泡薑,養的不僅是脾胃(脾胃功能正常),像心臟病、痛風、高血壓等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醋是收斂的,可以收斂薑的生發之氣,讓原本辛散的薑得平和起來,薑溫陽的性質還在,卻避免了上火。大家可使用白醋(米醋)或陳醋泡浸,將薑泡浸三天即可食用。

醋泡生薑有三大功效:

1、健脾胃,散寒濕

夏季寒濕肆虐,薑可溫中散寒,寒濕除了,水腫也就消了,醋能幫助促進食慾。

每天吃幾片醋泡薑能幫助調養脾胃,遠離胃寒、胃脹、消化不良等問題。

2、活血化瘀,保護心血管

醋中含有醋酸,不僅可以抑制脂肪合成,還有助於脂肪的減少。而生薑中有很多薑辣素,可以抑制脂肪的囤積和血糖上升。

3、補肝陽,護肝臟

醋是直接走肝經的,肝遇到酸就會收斂,這時薑的升發功能也入到肝裏,收中有發,能提升肝陽之氣。

二、生炆燉雞

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生薑辛而散溫,可活血祛寒。丹麥生物化學家莫騰·韋德納研究表明,生薑對關節疼痛具有顯著功效。

用生薑炆雞來營養我們的關節筋骨、活血驅風止痛,可用於風寒骨疼、關節疼、喜暖怕寒者。

食材:剛剛開叫的公雞1隻、生薑200克,油,鹽,紹酒。

做法:雞肉、生薑切小塊,鍋中加油,油熱後放雞肉和生薑在鍋中爆炒炆熟,加紹酒炆10分鐘,出鍋加鹽食用。

功能:活血脈、強筋骨

這是一道凝聚了中醫學經典的藥膳,每周吃一次,不但可以滋養我們的膝關節對付關節炎,還能夠祛除各種對膝關節不利的寒、濕、淤。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