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詩(左)在最後一圈成功超越對手殺入4強。 路透社
●Sarah(右)伺機而動。 路透社
●教練沈金康對Sarah(右)處理壓力的能力充滿信心。美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正謙 東奧直擊)面對質疑,李慧詩(Sarah)總是以表現和成績作為回應。雖然經過日前凱林賽的失利,不過她仍是那個我們熟悉的「女車神」,昨日連挫法國新星歌絲及上屆銅牌得主、英國選手瑪真特後,李慧詩首度躋身奧運場地單車女子爭先賽4強。今晨9時18分,她將與烏克蘭單車手史達蓮高娃爭入決賽,力爭為港隊於閉幕日壓軸添牌。

凱林賽只列第八位、爭先賽首日又一度跌入復活賽,外界一度擔心李慧詩能否在今屆奧運站上頒獎台。不過一踏入1/8決賽,那個曾經20個月爭先賽不敗的「女車神」似乎已經歸位,昨日先險勝年僅22歲的法國新星歌絲晉身半準決賽,之後面對曾在1/16決賽擊敗自己的上屆銅牌得主瑪真特,李慧詩展現其招牌的後發先至,兩度於最後一圈加速爆贏對手,兩場直落贏2:0,首度躋身奧運爭先賽4強,2012年倫敦奧運奪得凱林賽銅牌的她,距離個人第二面奧運獎牌只差一步。

年齡可以是被質疑的原因,但也可以是經驗豐富的證明,34歲的李慧詩能夠首闖奧運爭先賽4強,關鍵在於「有備而來」。總教練沈金康表示:「李慧詩曾在1/16決賽時輸過給瑪真特,我們在半準決賽採取了針對性的戰術,從結果上看很成功,她的心理狀態亦保持得很穩定。」

沈金康:她已完全進入狀態

縱然是站在世界之巔的「女車神」,經過長達17個月的比賽空窗期仍免不了要重新適應實戰環境。沈金康認為李慧詩目前已經完全進入狀態:「今屆奧運無論男子還是女子比賽,隨着比賽的進行都出現了很多的變化,以往在奧運前有世界盃、世錦賽等熱身,今年什麼都沒有,關鍵在於誰可以盡快適應,之前的復活賽有助李慧詩適應環境,她現在已經進入狀態。」

4強面對的史達蓮高娃曾與李慧詩多次交手,亦同樣是成功「復活」繼而晉級,特點是爆發力強、善於後來居上。對於李慧詩個人第二面奧運獎牌已經觸手可及,沈金康有信心她可以處理隨之而來的壓力:「在奧運這種比賽,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關鍵是會不會被壓力壓到崩潰,而李慧詩並沒有崩潰。」

在李慧詩出戰之前,港隊今晨9時正亦有逄瑤角逐女子全能賽捕捉賽,兩人亦是今次東奧最後登場的香港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