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卓偉昨日簡介港大醫學院的擴建工程。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擬於薄扶林道、域多利道及沙宣道交界的斜坡範圍(紅色框位置)興建新教學大樓。 港大供圖

面積2.6萬平方米可容納萬人 料2027年竣工

為培育更多醫護人才滿足社會需求,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計劃斥資數十億元於沙宣道、薄扶林道一帶興建新的教學大樓,樓面面積多達2.6萬平方米,整個醫學院校園可以容納多達一萬人。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昨日表示,港大醫學院致力成為一流的教學及臨床研究基地,並會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全國、亞洲乃至全世界均做到最好。●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

香港醫療需求不斷上升,增加醫護人員迫在眉睫,梁卓偉昨日介紹港大醫學院擴建工程的最新進展。他表示,近年港大正不斷提升醫科生及護理學生數目,預計2028年至2031年,首年入讀醫科及護理學的人數分別達到400人及300人,加上近年開辦藥劑學、中醫藥課程,現有設施不足以容納所有學生及教職員,因而有迫切需要規劃醫學院用地。

為此,港大擬在薄扶林道、域多利道及沙宣道交界的斜坡範圍興建新的教學大樓,樓面面積為2.6萬平方米,其中設有教學實驗室、研究實驗室、辦公室等不同設施,屆時整個醫學院校園可以容納多達一萬人,足以應付可見未來的需求。

同時,港大醫學院現有建築物會進行大小工程,例如何善衡夫人堂重建計劃、新建學生宿舍等,預計可令宿位倍增至600個。

港大現已將計劃呈交城規會,其後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預計工程將於2023年暑假動工,於2026年至2027年竣工。至於擴建工程費用,梁卓偉估計至少達數十億元。被問到能否成功申請撥款,梁卓偉表示,「全港醫護人手短缺是不爭事實,加上香港推出創科政策,例如大灣區河套地區的發展,相信立法會有足夠智慧作出判斷。」

首設灣區「GMP實驗室」研幹細胞

他期望港大醫學院能走在世界科研最前端,新教學樓除了有進行結構生物學、合成生物學研究的設施,還將設有全港、甚至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GMP實驗室」,以進行幹細胞研究、細胞治療等。

由於該大樓連接鄰近的瑪麗醫院,還可以快速進行相關手術或實驗,「整個山頭將會有完備的教學設施及臨床研究基地,港大抱有醫療使命,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成為國之重器,在亞洲、乃至全世界做到最好。」

港大醫學院近年曾承諾為大學聯招預留至少75%學額,惟近年無法「兌現」,憑IB等海外考試成績入讀醫科的學生比例甚至曾多於半數。

面對今年IB放榜出現「等級膨脹」,滿分「狀元」及尖子數目較往年突然大增,梁卓偉承認,情況對於這兩年的收生「有影響」,惟考生日前才進行聯招改選,GCE A-Level成績又尚未公布,故難以評論,但他強調會堅守多年來的聯招收生承諾,只是最終結果仍視乎考生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