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桂輝

中國仙人洞,不止一個。如,遼寧鞍山仙人洞、廣東高州仙人洞、吉林白山仙人洞等。我最熟悉的,是江西廬山仙人洞。

廬山仙人洞,位於天池山西麓,是個由砂崖構成的岩石洞。因為受到大自然的不斷風化,以及山水的長期沖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洞頂,飛伸的岩石下,可以棲身;洞內,甘洌的清泉水,可以洗心。置身洞前,環視群山,綠樹葱葱、雲霧茫茫、江流滔滔,令人頓生一種如臨仙境、似隔塵世的感覺。這裏,既是難得的一處勝景,也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傳,唐代名道呂洞賓,曾在此洞之中苦心修煉,直至成仙。

資料記載,呂仙,名岩,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唐德宗貞元十四年(西元798年)四月十四生,河東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呂洞賓興趣廣泛,虛心好學,廣參賢達,博覽群書,融會貫通,勤於筆耕,留下《性命歌》、《純陽真人大丹歌》、《純陽真人玄牧歌》、《純陽真人金丹訣》等著作。光陰荏苒,歲月如流。千百年過去了,隨着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如今廬山仙人洞中,安放着一尊呂洞賓坐像,不時享受遊人香客的朝拜……

1978年7月,我奉命從江西省九江軍分區教導隊調至廬山人民武裝部工作。到任的次日早上,和幾位年輕軍官一道,跑步前往約兩公里外的仙人洞。從那以後,便與仙人洞結下不解之緣。那時的我常常順着大林路而下,經過天造地生的飛來石、山光水色的如琴湖、曲徑通幽的花徑公園,人輕身輕,腳下生風,不過10多分鐘,便到仙人之洞。當年,國民經濟尚未完全「復甦」,人們生活遠未奔上「小康」,有閒情逸趣遊山玩水的城鄉居民為數不多。因此,長年累月,遊人稀少,且仙人洞中空曠清幽,自由自在的我,或進洞內,轉悠一陣子,或在洞前,活動幾分鐘。之後,神清氣爽,原路返回。

廬山,秀甲天下。仙人洞,更是風光無限。1959年7月5日,星期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全天休會。上午,180別墅寂靜無聲。一夜辦公的毛澤東,睡夢正香。中午,毛澤東起床吃飯,田家英喜滋滋地從178別墅來到毛澤東身邊:「我剛了解清楚,董老、謝老、林老上午遊花徑、仙人洞。」毛澤東充滿魅力的笑容掛在臉上:「那麼,我們下午坐車到仙人洞一帶轉一轉吧。」(詳見《廬山檔案——毛澤東與名人在廬山》,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1961年9月9日,在廬山主持中央工作會議的毛澤東,忙裏偷閒,借題發揮,寫下一首七絕:「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這首詩最早發表於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詩詞》裏,之後,其他媒體也先後發表,仙人洞因此聞名天下。改革開放後,隨着旅遊業的興起,仙人洞神秘的色彩、清幽的環境,吸引着八方遊客,趨之若鶩,紛至遝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調回福建後,每次重返廬山探望岳父岳母,我都不忘到仙人洞遊一回。前日上午,借回廬山避暑之機,我又一次興致勃勃前往不知去過N多次的仙人洞,放飛心情、陶冶心境。日上三竿,到了仙人洞停車場,我沿着那條一米多寬的「U」字形石階人行步道,在鬱鬱葱葱的松林間,先下坡,後上坡,一條三米多寬的石道出現在眼前。左拐上行,可抵達御碑亭;右拐下行,便來到仙人洞。仙人洞的「洞門」,是一個只有門框的圓形石門。年復一年,寒來暑往,不分晝夜,無論陰晴,始終如一地敞開着。古樸的門洞上方正中,鐫刻着「仙人洞」三個白色大字,左右刻有一副紅色對聯:「仙蹤渺黃鶴,人事憶白蓮。」寥寥數語,言簡意賅,寫出了仙人洞幾經變遷的歷史。查閱1933年出版的《廬山志》,以及此前廬山典籍史志,都不曾出現「仙人洞」稱謂,而一直被稱作「佛手岩」。直到1948年出版的《廬山續志稿》,才第一次出現「仙人洞」之名。由此可見,仙人洞石門,當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之後。

穿過仙人洞圓門,一塊巨石懸空橫臥,如同一隻碩大的蟾蜍伸腿欲躍,人稱「蟾蜍石」。石上有一蒼松,名曰「石松」。松針層層密密、鬱鬱葱葱,顯現出一副生機盎然的「年輕態」。更神奇的是,其根鬚裸露,卻傲然挺立,雪壓風侵,依然故我,充分顯示了廬山松堅韌不拔的頑強個性。「蟾蜍石」側面,鐫刻有「縱覽雲飛」四個白色大字,傳為清末民初詩人陳三立所書;正面是「豁然貫通」四個紅色大字。史料記載,1937年7月16日,第二次上廬山與國民黨進行合作抗日談判的中共代表周恩來,在國民黨談判代表張沖的陪同下遊覽仙人洞。周恩來仔細端詳着「蟾蜍石」上的兩通石刻,意味深長地對張沖說:站得高一點,就能豁然貫通,縱覽大好風光。我們兩黨的談判也應如此,只要我們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上,以民族大業為重,很多問題都能豁然貫通,以前的恩恩怨怨都可以消除,真誠合作,共同抗日。張沖聽罷,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過了「蟾蜍石」,順着石徑,信步而下,老君殿隔壁,蒼翠崖壁下,一個岩洞豁然中開,洞高約7米,寬、深逾10米。洞壁冰岩麻皺,橫斜錯落,清晰地記載着它的漫長歲月。這,就是——仙人洞。洞內有一石製、高約2米的殿閣——純陽殿。殿中央,是呂洞賓身背寶劍的石雕坐像,兩旁的兩副對聯為:「稱師亦稱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靈異,嶽陽三醉神仙」。環顧四周,洞內還有多通石刻,似是前人的「註解」。如「山高水滴千秋不斷,石上清泉萬古長流」,以及毛澤東的那首《七絕》,還有一篇《仙人洞題》等。洞穴深處,兩道泉水滴答而降,叮咚有聲,若遠若近,悅耳悅心。這便是《後漢書》上記載的千年不竭「一滴泉」。泉水清澈,甘美清洌。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因其比重大,高出碗口而不溢,鎳幣平置而不沉。洞內清泉與幽洞媲美,洞前青峰與奇岩競秀。洞口雲霧縹緲,時濃時淡,飄忽不定,千變萬化,千姿百態。

遊覽仙人洞,不單能領略到廬山美麗的自然風光,而且能體味到險峰之上挺立的青松的頑強精神。無怪乎,先有呂洞賓在這裏修仙,後有毛澤東抒情懷賦詩。告別仙人洞的那一刻,一代偉人寄情於景、發人深思、催人奮進的詩句,又在耳邊響起。松柏長青,人生易老。40多年前,滿頭青絲的我,已然雪染鬢髮,就連一些少男少女也稱我為「爺爺」。反觀仙人洞,以及洞前的勁松,風貌依舊,風光依然。無怪乎,許多前來參觀的遊客,一個個都依依不捨、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