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港人麥漢明表示,「我知道鄭州還有很多人沒有脫險,感覺自己很幸運。」圖為昨日,救援人員在華中阜外醫院用輪椅轉移一名病人。 路透社
經歷了鄭州暴雨的鍾維燕說:「人們之間的信任感讓人感覺溫暖極了。」圖為昨日,一名藍天救援的工作人員抱着一個嬰兒。 路透社

河南港人:災情猶甚十號波 見證陌生人互助

昨日,暴雨過後的河南鄭州,公共交通正逐步恢復,城市的供水供電也在逐步恢復中,在當地工作的香港人鍾維燕(Phoebe Phung)在家開啟遠程辦公模式。她說,自己從未見過如此猛烈的降雨。暴雨滂沱中,鍾維燕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清晰地看到這座城市的美好。「人們之間的信任感讓人感覺溫暖極了。」●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紅麗、劉蕊 鄭州報道

20日早上,鄭州下暴雨的時候,在建業住宅集團營銷管理部擔任總監的鍾維燕正和同事開車走在去中牟項目地上班的路上。他們從鄭州東站附近的酒店式公寓出發,車輛破水前行,「一路上好像在開船。」她憶述。位於鄭州東部的中牟地區,由於地勢較低,是此次鄭州特大暴雨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由於前進道路被積水阻斷,鍾維燕和同事不得不中途折返,回到鄭州東區的建業總部港上班。中午時,鍾維燕和同事下樓吃午飯,吃完飯發現暴雨已經把來時的路阻斷。「吃飯的地方和辦公樓只有一樓之隔,卻無法返回。」鍾維燕說。她和同事只好用塑料袋套着鞋子和腿,蹚水返回,到辦公樓下面時,鞋襪和褲子已經濕透。此時,鄭州「720」特大暴雨下得最猛烈的階段來臨,下午4時至5時這一個小時的降雨量,刷新了多個紀錄。

「感覺整個下午都在下暴雨,如此持久而猛烈的降水,之前從來沒經歷過。」鍾維燕說。下午,地下車庫開始進水,她和同事把車挪到地面的高處,夜晚來臨,同事們都滯留在公司。好在建業總部港有水有電,有廚師有廚房,吃飯喝水都不成問題。

購買物資可賒賬 行人助推拋錨車

雨勢稍小後,鍾維燕起身回家,短短幾公里的路程,她謹小慎微地開了一個小時,到家時已經是21日凌晨。此時,所住公寓有水但是沒有電,她走樓梯上20樓,沒有Wi-Fi、手機信號很差。中午,她下樓吃飯、購物時見到,由於手機無信號,市民如果無法支付,可以登記下姓名,先把東西取走,什麼時候回來結賬都可以。鍾維燕也看到,大街上有轎車在水中熄火,經過的陌生人都自發幫忙推車。

「尤其讓我感動的,是酒店公寓裏的服務人員,日常服務還是熱情而周到,早上爬(樓梯)上20樓來送餐。」鍾維燕說。目前,她住處的電和熱水都已經恢復供應,日常生活基本恢復正常。

「到處充滿溫情,我們建業集團下屬的許多酒店,也設置了救援點,為無家可歸的行人提供洗手間、食物和飲水。」

步行一公里買水 走22層樓梯回家

「在香港,我遇過最大的颱風是十號颱風,(災情)也沒有鄭州這次嚴重。」築友集團裝飾幕牆設計所所長楊國樑說。他所居住的小區從20晚至昨日仍停水停電。21日上午,楊國樑步行一公里多、涉水去超市買水回家,下午,又在樓下抬1桶水回家供家人飲用。每次提水回家,楊國樑都要爬樓梯上22樓。

20日下午,楊國樑下班時,大街上的水已經齊腰深,由於擔心車輛無法同行,他決定徒步涉水回家。「3.9公里的路程,在水中走了兩個半小時,最深的地方,水漫到了我的肩膀。」楊國樑說。到家之後,小區停電,楊國樑不得不走樓梯上22樓。目前,雖然可以徒步搬水上樓,但是家裏無法煮飯,楊國樑正在找合適的酒店暫住幾天。

「很多人尚未脫險 感覺自己很幸運」

在河南深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麥漢明(Franky)的印象裏,鄭州這兩天所下這麼大的雨,在香港從未經歷過。所幸的是,麥漢明所居住的鄭州東站附近,水電都保持了正常供應,飲食也能保證。

「我知道鄭州還有很多人沒有脫險,感覺自己很幸運。」目前,麥漢明已經能夠正常去公司上班。他說,自己看到來自不同城市的人捐贈物質、款項,也看到志願救援隊在受災地區參與救援。「我感到這就是當下的中國,一個團結一心的中國,作為中國人的我,感受特別深,特別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