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正謙 日本直擊)奧運傳媒中心每天往來人士絡繹不絕,縱然東京奧運尚未正式展開,但來自海外的逾萬名媒體記者已忙個不亦樂乎。奧運這項體壇盛事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全部,但僅僅一「泡」之隔,奧運對於真正在東京生活的市民而言卻是可有可無,市面上只有寥寥可數的奧運布置,加上所有賽事要閉門進行,東京市民對奧運的感覺或許只有林林總總的封路措施,小記與日本市民所看到的東京奧運,彷彿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5年前里約奧運閉幕,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以「超級馬里奧」的造型登場成為熱話,那段創意滿分的宣傳影片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單單幻想着奧運crossover日本著名動漫的種種場景已令小記滿心期待,可惜疫情來襲,東京奧運一拖再拖下勉強舉行,東京奧組委為對付疫情已經焦頭爛額,能夠如期舉行已是奇跡,還如何顧得上大眾觀感。
小記和一位長居日本的傳媒前輩聊起此話題,他看着日本民眾由支持到漠不關心、甚至反對:「市民在初期的確很支持,但後來要應付疫情已沒太多精力顧及奧運,再加上閉門進行,那些贊助商、大企業以至小市民都已失去興趣,市面上要買個奧運精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沒有互動就沒有熱情,為防止「泡泡」爆破,一眾奧運場館及相關設施均是生人勿近,由警察保安把關守衛森嚴,而海外媒體及運動員亦禁止接近一般日本民眾,小記在路上偶遇行人,有時亦只會惹來奇怪的目光,要以這樣的方式舉行奧運非東道主日本所願,但看到這項原本舉世矚目的盛事淪為為辦而辦的「雞肋」,實在感到十分可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