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

強積金制度在香港已實施超過20年,一直穩步發展,即使去年全球和香港經濟活動受新冠疫情影響,強積金的表現相較世界各地的退休金制度,亦表現優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6月初發表2021年退休金報告《Pension Funds in Figures》,提供涵蓋48個OECD及非OECD經濟體2020年度的退休金初步統計數據。在投資回報方面,香港的強積金制度在2020年錄得12.4%已扣除通脹的實質回報,在各經濟體中名列第一。

年率化回報為4.9%跑贏通脹

根據積金局2021年3月號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統計摘要》(《統計摘要》),截至2021年3月底,強積金總資產達11,700億元,當中超過4,200億元為扣除收費後的淨投資回報,而扣除收費和開支後的年率化回報為4.9%,高於同期1.8%的通脹率。以年率化回報計算,各類強積金基金均錄得正回報。

另外,《統計摘要》亦顯示,在2021年第一季,強積金已收供款共213.11億元,以季度計算,流入強積金計劃的供款屬歷年之冠。其中,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共12.06億元,較2020年第一季增長28%。在2020-21年度,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共22.14億元,較對上一個年度增加5.08億元,增幅達30%,可見更多計劃成員以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壯大退休資產,為退休生活帶來額外保障。

上述數字說明,強積金發揮了長時間投資滾存、累積增值的效果,達到制度設立原意。而計劃成員須謹記強積金的投資回報與其投資決定息息相關,亦與有否積極管理及投資年份長短有關。強積金投資期動輒長達數十年,期間無可避免會遇上市況波動,切勿嘗試捕捉短期市場走勢,計劃成員應定期檢視投資表現,因應自己人生階段的需要及承受風險能力,適時調整投資策略。計劃成員亦應善用受託人的電子工具,更輕鬆方便地管理強積金。(熱線:2918 0102,網頁 : www.mpfa.org.hk)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