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余韻)今屆香港中學文憑試(DSE)將於本周三(21日)放榜。學友社指出,因應本屆考生人數減少、外地升學增多等因素,考生入讀大學機會上升,料20分已可穩入大學。惟今屆考生同時亦受試卷調整、網課安排等影響,考試成績或比以往更難預計。學友社建議考生應就不同分數作好升學部署,切忌「為讀而讀」,忽略自身興趣與夢想。學友社又提醒,家長宜先聆聽,從子女角度了解他們的需要及感受,凡事「有商有量」。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昨日表示,考生人數減少,入學分數按以往趨勢亦會隨之下調,加上今年海外升學人數上升,意味應屆考生入讀本地大學的機會或會增加。
吳寶城預料,最佳5科考獲20分的考生應可穩獲「大學入場券」,「20分或以上是穩陣的,18分至19分的機會都幾大,至於16分至17分或以下的,想要入聯招八大,機會(多少)就視乎其選擇是什麼了。」惟即使大學門檻下降,吳寶城提醒考生不應「為讀而讀」,考慮出路時應結合自身興趣、能力與夢想,切忌以科目的名聲或受歡迎程度而決定出路。
成績變數大 應作多手準備
此外,因應本屆考生需適應網上授課、試卷調整等因素,吳寶城認為這或令考生更難預估成績,建議考生應作多手準備,就不同成績做好相應打算,「例如考生需要考慮,自己若未能在中、英文科取得第三級成績時,可以選擇哪些出路,以免放榜一刻失去預算。」
吳寶城提醒,考生需留意院校在疫情下的收生程序,「例如職業訓練局(VTC)等院校,只接受網上報名,考生應準備所需電子版的文件,以及掌握報名流程。」
針對考生擔憂出路的情況,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隊長、註冊社工周芷楓建議,考生應維持正常社交及消閒活動及充足休息,避免因過於空閒而胡思亂想,做運動、靜觀、聽音樂等均有助減壓。她表示,成績已成定局,考生應少談過去、放眼未來,着眼於自己仍可改變的事情,並欣賞自己的努力與付出。
家長方面,即使考試結果與期望有落差,周芷楓籲家長宜先同理及接納子女的感受,「先從子女角度了解他們的需要及感受,營造一個『有商有量』的氣氛,亦可適當讚賞子女的付出,簡單一句『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已能表達父母的體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