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聯儲政策轉向對中國貨幣政策影響較小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實施全面降準,加之美聯儲釋放收緊政策的信號,外界關注中國貨幣政策是否就此轉向。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昨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下一階段,中國貨幣政策將堅持以我為主、穩字當頭,堅持正常貨幣政策,堅持貨幣政策的自主性。「主要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兼顧內外均衡,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孫國峰還認為,美聯儲政策轉向對中國貨幣政策影響較小。●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孫國峰說,去年2-4月,由於疫情對內地經濟衝擊較為嚴重,貨幣政策應對力度是比較大的。去年5月以後,貨幣政策力度就逐漸轉為常態,今年上半年已經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態,在全球宏觀政策中保持領先態勢。
降準更好支持實體經濟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各個經濟體之間的經濟和金融相互影響,但由於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存在時間差,因此美國貨幣政策和中國貨幣政策有不同的操作也是很正常的。」孫國峰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此次降準主要是為了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後的常規流動性操作,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發生改變。」
金融市場保持平穩運行
對於近期市場上關於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的討論,孫國峰指出,從中國金融市場來看,中國的十年期國債利率目前在3%左右,比前期有所下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金融市場保持平穩運行,經濟也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因此關於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討論對中國貨幣政策、金融市場的影響是比較小的。「下一步,人民銀行將以我為主開展國際宏觀政策協調,共同發出正面聲音,促進全球經濟穩定恢復。」
具體分析下一步貨幣政策,他指出,總量上,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結構上,支持中小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價格上,鞏固貸款實際利率下降成果,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PPI有望下季和明年趨降
對於近期PPI(工業品價格指數)上漲較快,孫國峰說這既有去年同期疫情衝擊導致PPI負增長形成的低基數因素,也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輸入性影響。對於年內PPI階段性上行,應當客觀看待。一方面,這是在去年低基數基礎上的高讀數;另一方面,歷史上PPI指標本身波動就相對較大,在數月內階段性的下探或者衝高的現象也並不少見。對PPI的觀察應該連續三年,當前中國PPI走高是階段性的,今年二三季度可能維持相對高位,隨着基數效應逐步消退和全球供給恢復帶來的輸入性影響減弱,PPI有望在今年4季度和明年趨於回落。
央行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會上表示,上半年金融總量適度增長,流動性合理充裕,6月末社融餘額增速11%與上月末基本持平,與名義增長的增速基本匹配,總體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上半年小微企業新發貸款合同利率5.18%,分別比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低0.3個和1.06個百分點,製造業貸款合同利率4.13%,比上年同期低0.25個百分點。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7.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18.7個百分點。
2021年上半年金融數據
● 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6%,比2020年同期低2.5個百分點
● 社會融資規模累計增量為17.74萬億元人民幣,比2020年同期少3.13萬億元人民幣
● 新增人民幣貸款12.76萬億元,同比多增6,677億元人民幣
● 新增人民幣存款14.05萬億元,同比少增5,064億元人民幣
● 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7.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31%,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18.7個百分點
整理:記者 海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