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 內地一線城市的房地產走勢依然向好。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財分中心、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昨日發布「第二季度上海市社會經濟指數系列」,根據最新調查結果,期內上海消費者買房時機指數環比、同比皆上漲,上升幅度分別為7.1點和3.8點,為調查以來最高,但仍然在中性值100點以下。買房時機預期指數錄得87.3點,環比上漲8.7點,同比基本持平。
數據顯示,26.8%的消費者認為當前是購房「好」時機,環比略提高4.7個百分點,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認為時機「不好」的則為42.8%,環比下降2.3百分點,同比大幅下降7個百分點。隨着樓市交易回暖,消費者在未來六個月的購買預期也悄然變化,認為時機「好」的消費者為26.7%,相對於上個季度的21.2% 增加了5.5個百分點,同比下降8.5個百分點;認為時機「不好」的消費者為39.4%,環比下降3.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8.7個百分點。
逾26%人認為當前宜購房
課題組總負責人、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主任徐國祥教授分析,購房預期與當前購房意願走勢基本相同,說明伴隨着調控政策的持續深入,消費者對樓市的判斷,有相對長期的預期,認為當前和未來一段不宜購房的消費者緩慢減少,反映政府穩預期,加強供需兩端精細調控的做法,得到了市場認可,令消費者購房意願逐步釋放。
本期調查中,46.8%的受訪者認為,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有效,環比和同比變化不大;同時,也有22.8%的消費者對該項工作的評價投了不滿意票,比上季度下降了2.6個百分點,同比下降幅度相當,為2.5個百分點。期內消費者對調控效果的態度,總體來看滿意度略有提升,但基本穩定。
樓市調控滿意度穩中有升
資本市場上,第二季度機構投資者信心指數為125.14點,環比大幅上升11.21點,表明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看法較前期樂觀。同時,個人投資者信心指數錄得109.23點,比上季度上升13.48點,同比上升7.89點,指數落入樂觀區域,表明個人投資者信心亦有所增強。
對此,徐國祥教授和統計與管理學院常寧教授分析,隨着內地經濟增速逐步恢復,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流動性管理與金融監管政策相互配合,營造了良好的市場氛圍;加之股市在二季度反彈,兩市交投活躍,融資加速,流動性充裕對於估值起到了良好支撐,A股市場主流指數年內漲幅全部「扭負為正」,基金表現也相當不錯,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均獲得喜人收益,令兩者滿意度明顯提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