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網上看了一段短片,說的是在一次地震中,工作人員問受難者家屬家裏有幾個人傷亡?這位家屬就用蹩腳的普通話回答道:

家屬:「是一個人。」

工作人員:「十一個人?」

家屬:「不是十一個人,而是一個人。」

工作人員:「二十一個?怎麼又變成二十一個人了?」

家屬:「你聽錯了,其實一個人。」

工作人員:「七十一個人?怎麼會那麼多呀!」

家屬生氣地說:「就是一個人!」

工作人員:「九十一個人?天哪……」

家屬頓時崩潰……終於忍不住罵人了,大聲吼道:

「二百五*,是一個人哪!」

工作人員:「二百五十一個人?」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原來這位家屬把第四聲的「是」說成了第二聲的「十」;把第二聲的「而」說成第四聲的「二」,把第二聲的「其」說成第一聲「七」,最後還把第四聲的「就」說成第三聲的「九」。

聲調是普通話靈魂

普通話的聲調是普通話的靈魂,它有區別詞義的作用。到底是「杯子」還是「被子」?是「水餃」還是「睡覺」?這都跟聲調有關,聲調錯了,聽者理解的意思也會跟着錯,有時候還會鬧出不少笑話。

我們在學習第一聲的時候,要留意發音高一些,平一些,就好像粵語的「參觀」、「春天」、「增加」一樣。

第二聲呢?普通話發音起點是稍微高一點的,如果起點太低,就容易跟第三聲混淆。但普通話第二聲的字在粵語裏面發音是相對較低的,如「文明」、「完全」、「油田」,所以學員發音時起點不要太低。

反過來,學員發音時容易把第三聲的起點發得過高,而且聲音沒降到最低就往上升,所以讀得又有點像升調的第二聲,我們可以用一些單字來練習第三聲,如「你」、「我」、「好」,發音時重點放在低音的部分。

普通話的第四聲是從高往下降的,聲帶一放鬆,聲音就下來了。但香港學員發音時聲帶緊張放鬆不了,這就容易跟第一聲混淆了。

我建議學員先嘆一口氣,讓聲帶放鬆,然後再發第四聲,如「重要」、「世界」、「道路」。

大家可以跟着上面的方法多練習,這樣就可以讀準聲調不鬧笑話了。

*註:二百五,譏稱做事莽撞,有些傻氣的人。

隔星期三見報

● 吳良媛老師(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創辦於1976年,是香港地區首個專注推廣普通話的民間團體,並致力提供各類型的普通話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