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舉

上海市有一處地方叫做徐家匯,與明朝的大臣徐光啟有關係。徐光啟生於明嘉靖四十一年,卒於崇禎六年,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人,萬曆三十五年,徐光啟官居文淵閣大學士,因為父親病逝,必須回鄉守制,他在上海法華鎮的邊上購買了一大片的土地,建設起了一個農莊園,引進外國的高產量番薯、良種水稻等高產抗逆作物進行試驗種植。

有關的土地位於兩條河流的交界處,於是後世稱之為徐家匯。徐光啟守喪完了之後,又再入朝做官,想方設法引進西洋的科技和地圖,希望挽救明朝的滅亡。但是,明朝的末年出了最壞的宦官魏忠賢擅竊國柄,濫殺無辜官員和老百姓,接着又出一個任意胡作非為的崇禎皇帝,濫殺忠臣,終讓明朝的歷史結束了。有人說,如果讓徐光啟多活着十年,推動儒學、西學、天學、數學、水利、農學、軍事學的發展,推動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國近代科學技術事業,引進西式火器和發展明軍炮兵抵禦後金,引種和推廣番薯、良種水稻等高產抗逆作物,解決明朝的糧食短缺問題,也許就沒有李自成農民起義和後金的入侵,中國可能不會一步一步走入衰落的道路。

歷史亦沒有如果,在這一個歷史轉折關頭,徐光啟早逝,又出了兩個歷史罪人魏忠賢和崇禎皇帝,中國注定沒落了。明朝的衰落是朱元璋埋藏下的富豪和貴族侵吞土地的惡果。朱元璋登基之後即下詔制定優待藩王的政策。但是隨着時間的積累(明朝歷時276年),和優待皇室成員的誘惑,各地藩王都拚命生孩子,皇族數量以指數級爆炸性增長。朱元璋的直系後代從明初的不到30人,增長到明末的100萬人。

在明朝之前,中國的生產總值佔了世界的一半以上。但是,明朝的時候,歐洲已經完成了文藝復興的思想革命,並且發明了蒸汽機,實行了工業革命。歐洲已經進入船堅砲利,向全世界擴張的年代。

明亡之前二三十年,中國已經出現了糧食生產追不上人口增加的危機,部隊因為欠餉譁變的屢見不鮮。饑荒引發叛亂,反過來,叛亂又破壞秩序,秩序一亂,種糧食的人也就少了。這樣便是惡性循環:越亂,越沒人種糧食;越沒人種糧食,越亂。據記載,義軍狠,官軍也狠,雙方瘋狂搶糧,叛亂席捲的四川,吃光了糧食,吃光了農民,最後部隊內部互相殘殺,吃自己人的肉,慘不忍睹。

徐光啟看到了明朝的糧食危機,他知道必須學習西方的種植技術,增加產量,大量引進花生、玉米、番薯、土豆等美洲高產作物。徐光啟認為,最重要的則是花生、番薯與玉米等高產糧食作物。這些作物,今天講起來平平常常,當年卻相當於好幾個「超級袁隆平」接連問世。比如,番薯耐寒、耐澇、耐鹼,適應各種土壤和環境,抗蟲能力強,產量極高,據記載:「上地一畝約收萬餘斤,中地約收七八千斤,下地約收五六千斤。」而且一年可種數季。明代較好的水田也不過畝產720斤左右,平均畝產不過240斤。多出來的田改種其他作物,又能養活更多的牛羊豬狗。

徐光啟在萬曆二十八年,即1600年,認識了意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第一次看到了地球儀,知道了經緯度,也第一次了解到更為先進的西洋曆和數學知識,並且了解到西方已經進入了大航海的時代,西洋已經有了射程很遠的大炮。他決心翻譯西洋的書籍,把西方的科技傳播到中國,讓中國的生產大大提高,人民能夠豐衣足食,國家變得強大。 與此同時,他主張開放國境,不要進行海禁,與世界各國互通貿易,只要增加貿易往來,中國不再閉關自守,就能夠清楚了解各國的生產技術和科學技術,把先進的生產方式引進中國。當時,明朝最大的外國威脅是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大明派出軍隊與豐臣秀吉打了7年的戰爭,終於把日本軍隊擊退,但已筋疲力竭。1609年,鹿兒島的軍閥佔領了琉球群島,琉球群島從此向中日兩國稱臣,而不是單獨向中國稱臣。1616年,日本又侵佔台灣。當時明朝的大臣,都認為日本最終會侵佔中華大地。怎樣應對這個危機?徐光啟認為,對日本不能不防,進行防日的方法,就是要進行貿易,互通有無,加強對於日本國情的了解。

日本要做生意,中國就要定出一套制度,要日本遵守制度。你來我往的過程中,必能獲得日本的情報,做到「知日」,看現在的情況,日本的造刀造洋槍的技術比較好,中國可以學習日本的技術,大明的國力和人口,遠在日本之上,將來可以生產出數倍與日本質量不相上下的利刀和槍砲,將來制日,就更加有辦法了。徐光啟說,日本內部有不同的軍閥集團,互相兼併,勾心鬥角,表面上是統一,實際上是分裂的,大明可以採取逐個擊破的辦法,派出整整3、4萬人,登陸鹿兒島,然後攻打京都,執行斬首的行動,必定可以取得豐臣秀吉的人頭。可惜,徐光啟早死了十年,無法完成這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