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為全面提升醫院設施紓緩居民的醫療需求,醫管局正開展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擴建計劃,包括興建一幢有14層高的新大樓及改建現有大樓,預計整項工程2026年完成後,兩幢大樓的淨作業面積將最少較現時多3.8倍至3.25萬平方米,病床數目增加3倍至840張。醫管局強調,將採取一連串措施,以確保工程不會對病人及附近居民造成滋擾。

與瑪嘉烈醫院相距數分鐘車程的荔景大樓於2001年落成,主要為病人提供康復及療養住院服務,同時設有老人科日間醫院。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羅振邦日前與傳媒會面時指出,因服務區域的人口持續增長,人口老化亦導致社區對全面醫護服務有更大需求,加上現有大樓空間不足及未被盡用,配套設施亦難再配合需求,故計劃擴建大樓提供更現代化的服務。
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總行政經理 ( 規劃及發展 ) 曾子充介紹,工程首階段會拆卸現時大樓旁的復康花園和變壓房,興建一幢新大樓。預計2025年新大樓落成後,將現時大樓提供的服務遷入,再改建與翻新舊大樓,同時興建一條連接兩幢大樓的連駁橋,目標2026年完成整個擴建計劃。
羅振邦表示,擴建完成後,兩幢大樓的淨作業面積將最少增加至3.25萬平方米,病床數目由現時的268張增至840張,老人科日間醫院的服務名額亦由60個增加40%至84個。現有大樓改建後主要提供日間醫院服務,除老人科病人外,亦會服務骨科病人;新大樓集中提供住院服務,並增設電腦掃瞄儀器及快速測試化驗室,以及購入更大型和先進的虛擬實境 ( VR ) 儀器等,以擴展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服務。
荔景大樓現時有十多名醫生和百多名護士提供服務,羅振邦表示,擴建後需增加約20名至30名醫生及200多名護士,但實際數量會視乎將來的醫療需求、服務模式等因素而定。
工程期間大樓將繼續提供服務,附近亦有民居,曾子充強調,會採取一連串預防措施,包括使用低噪音機動設備和隔音屏障,在工地排水以控制流出的廢水,以及設置車輪清洗設施等,減低對病人及居民的影響。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高俊威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