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徑65毫米,由黨徽、五角星、旗幟等元素組成的「七一勳章」如何製作完成?中央電視台節目披露,勳章製作其中點睛之筆在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工藝,工匠拔出的花絲只有三根頭髮絲那麼細,將花絲扳成花時需要工匠屏息提氣完成,扳完一朵花才能換一口氣,再繼續下一朵。
設計上要節約簡樸,不要奢華,但工藝上要精益求精,以打造黨內最高級別的獎章。對「七一勳章」工匠而言,就是要用足心思,要把勳章做到幾近完美的。「為了效果,就一點點調,得經過幾十次,上百次的調整。」
「七一勳章」製作共有熔煉、壓製、執模、鑄造、電鍍、琺琅、組裝七個步驟。十多道工序中手工製作佔比60%,其中最點睛的部分就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製作,這也是整個製作過程中最複雜、最精湛的手工藝。
粗0.25毫米 金絲細如髮
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是「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早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代表工藝最高的一個水準。花絲,是把金、銀抽成細絲,用堆壘、編織技法製成工藝品。
鑲嵌,則是把金、銀薄片錘打成器皿,然後鏨出圖案,鑲以寶石而成。花絲鑲嵌一般選用金、銀、銅為原料,通過拉絲、搓絲、掐絲、填絲、焊接、攢活、燒藍、嵌寶等步驟,將細如髮絲的金絲變成精美華麗的首飾,每個步驟都凝結了匠人的心血,稍有不慎就前功盡棄。設計製作團隊成員宮占坤說:「我們拔出來的絲都在0.25毫米,也就是三根頭髮絲的粗度,純手工比機器紡的絲效果會更好,為了百年勳章做到完美,我們採用手工製作方法。」
「我們做活兒的時候要一氣呵成,扳花的時候永遠要繃着一口氣,扳完了你洩一口氣,再提氣的時候再一扳,因為這個是代表這黨內最高榮譽的獎章。」「七一勳章」製作團隊成員表示。●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