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淡水資源奇缺,上世紀六十年代更遭遇百年不遇的嚴重乾旱,水塘儲備不足,香港陷入了制水時期。危急之下,當時香港中華總商會、港九工會聯合會聯名向廣東省政府求助,希望從廣東東江引水供給香港,並慶幸得到廣東省的正面回應。1963年底,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批示中央財政撥款3,800萬元,建設東江—深圳供水工程,讓東江之水越山來,緩解香港的用水困難,並成為一條「供港生命水線」。
香港在1963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嚴重乾旱,令港英政府對市民限制供水,每4天供水4個小時的苦況,使全港350萬市民生活陷入困境。危急之下,當時的香港中華總商會、港九工會聯合會聯名向廣東省政府請求救援,希望從廣東東江引水供給香港。值得慶幸的是,廣東省立即回應並表示歡迎港方派船到珠江無代價汲取淡水,及廣州市每天免費給香港供應自來水兩萬噸,同時,廣東省將這一情況上報中央。
周恩來批示中央財政撥款3800萬
1963年底,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批示中央財政撥款3,800萬元,建設東江—深圳供水工程,引東江之水緩解香港用水困難。1964年,東深供水工程全線開工,當時為了讓香港同胞早日喝上東江水,由知青、農民組成的萬人建設大軍在昔日寧靜的石馬河一字形排開,喊出了「要高山低頭、讓河水倒流」的豪邁口號,並克服了施工過程中的重重困難,甚至用肩挑、人扛的方式施工,令工程在短短1年內就建成通水。
這條「供港生命水線」,使香港長期缺水的窘境得到歷史性改變,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對香港的關心愛護和全力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