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菊苣(芽苣)
●海鰻出汁浸菊苣
●明太子菊苣蕎麥麵
●油煎菊苣

菊苣,又稱苦苣、苦菜,是一種灌木叢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長出藍色或薰衣草色的小花,其性涼,味微苦、鹹,歸脾、肝、膀胱經,有清肝利膽,健胃消食,利尿消腫等功效,對於濕熱、胃脘脹痛及食欲不振有效用。菊苣低熱量高纖維,其本身所含的多種營養成分,使得它具有調節腸胃功能、清腸通便、降火潤燥、纖體護膚、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多重保健功效。菊苣在西菜中是常用材料,一般用作配菜,今期以菊苣做主角,為大家烹調三道東方口味的養生菜。

●文、攝︰小松本太太

菊苣原產於地中海、中亞及北非,輾轉流入歐洲各地,多於天氣較冷地區種植,據說在1850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植物園,一名園藝師把菊苣的根莖帶到地下室種植,發現長出了白色帶淡黃色的苞芽葉,這種蔬菜名字多,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常見的菊苣有多個名稱,如blue sailors、succory、coffeeweed等,中文的稱謂亦繁多,如野生苔苣、法國苦苣、比利時苦苣等,但其實它們並不指同一品種。

而且,菊苣是其中一種最早有文學作品記錄的植物,2000多年前,古羅馬詩人賀拉斯在一篇記述自己飲食的文中寫下「橄欖、菊苣及冬葵是我的糧食。」菊苣當中含較高量的維他命A及K,前者有助抗氧化,後者有助傷口凝血,惟對腎功能較弱人士來說,應注意鉀的吸取量,另外維他命A因為是脂溶性,所以菊苣需要配合適量的油分食用,並且提醒一下正服用薄血藥人士,食用菊苣時必須注意分量,因為菊苣含有維他命K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