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藍松山)香港未來需要更多賢能人士加入治港隊伍。民建聯近日推出「賢路」人才甄選計劃,尋找和培養有宏觀公共政策視野的治政人才,為香港輸送更多賢能之士。由昨日開始一連三日,民建聯會甄選黨內具備政治才能及品德的人才進入該黨人才庫,估計下星期會完成甄選程序。
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張國鈞昨日向傳媒介紹「賢路」人才甄選計劃時表示,在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的政治制度出現重大變化,立法會與不同政府機關的關係改善,民建聯希望尋找更多治政人才,因此推出一系列的治政人才計劃,包括有吸納人才的「政道——治政理念研習課程」,接着推行「賢路」計劃甄選人才,其後會建立人才庫,最後會輸出人才庫人才,加入政府、不同委員會及參選等。
甄選標準涵蓋4方面
「賢路」參加者必須為民建聯會員,張國鈞介紹,甄選標準涵蓋4個方面,包括政治才能,即判斷力、執行力;政治品德,即忠誠、廉潔、有擔當;業務品德,即誠實、盡責、顧全大局,不以狹隘地區利益為前提參政;過往的貢獻、親和力及團隊精神等。
他還透露,該黨正副主席以及大部分立法會議員均已報名參與「賢路」計劃,但強調「賢路」計劃與未來幾場選舉無關,只是希望成立恒常機制,供該黨在有需要時可從人才庫挑選人才,未來參選立法會的人選仍須由執委會決定。
張國鈞預料下周將完成「賢路」甄選人才的程序,民建聯其後會為加入人才庫的黨員提供培訓,包括邀請黨內熟悉香港及各地政治的人士作分享。
民建聯秘書長王舜義進一步介紹,計劃於昨晚開始進行甄選程序,參加者須寫一篇政策建議及自我介紹,然後通過政策倡議面試、看圖3分鐘演說、一對一辯論及通識問答等考核,由他和多名會務顧問作評核,過程會避免利益衝突,「睇政策倡議連名都唔知,純粹睇內容。」最後會將選拔出來的人才納入人才庫。
他指出,人才庫的架構會是一個「金字塔」,廣泛地吸納人才後經過層層的甄選及培養形成精英人才,希望培訓黨員不止埋頭地區實務工作,而是有宏觀公共政策視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