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表達友善,相信是永恒不變。不過有關笑的用語會隨時代改變,有些是舊酒新瓶(old wine in new bottles),有些卻是全新發明。隨着互聯網的普及,早期有LOL,即是Laugh Out Loud的縮寫,近年則流行哈哈公仔的Emoji,千變萬化。
中文的「你不是說笑嗎?」,以往是「Are you kidding?」但在這十多年,較流行加多個me字,即是「Are you kidding me?」不知不覺,以me為結尾的口頭語也愈來愈多。
近三十年前,著名新聞主持彼得·詹寧斯(Peter Jennings),親身示範了笑得不恰當如何搞出誤會。他在訪問一位正面對絕症的少年時,少年提到因為病情而不得不放棄宏大志願,為表認真,那少年對主持說︰「Don't laugh at me.」而彼得安慰他︰「I am smiling with you, not laughing at you.」在那年代,也流行用teasing來表達只是無惡意的說笑。
在2013年,珍妮花·羅倫絲(Jennifer Lawrence)第一次上台拿最佳女主角時,一不小心踏上自己的裙子,弄至摔倒,十分尷尬。在得獎後的訪問,年少無知的珍妮花更被記者們連環追問,令珍妮花感到自己成了取笑目標(laughing stock),「Am I picking up people to make fun of me.」娛樂圈就是這樣。如果你覺得她是位傻大姐,也要保持風度,說她很有趣(funny),而不要用stupid之類的字,說別人低智不好;也可形容她很幽默(hilarious)。
《的士速遞3》雖然是一部法國電影,居然出現一句美國口頭語。史特龍被殺手團狂追,在別無選擇下逃上了一部的士,可幸這不是一輛普通的士,變形後更有着跑車的外形,在殺手團追迫下,這的士更有超能表現。正當史特龍擔心生命安全時,的士司機卻和他聊天,說今天交通很暢順,十分適合觀光,史特龍在怕得要死之際也風趣地回應,「Lucky me.」原來美國人日常不會用「I am so lucky.」Lucky me意思似是「幸運真的降臨到我身上了」。
■康源 專業英語導師
隔星期五見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