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立法會過去經常出現「拉布」情況,至2019年情況變得更差,立法會遭到破壞,會議停頓,自攬炒議員離開議會後,情況陸續好轉,工程及建築業界開始看到曙光。立法會工務小組今日(2日)通過三個議程項目,工程費用合共近22億元(港幣,下同)。經民聯主席、立法會工務小組副主席盧偉國議員今日表示,若立法會通過撥款,政府手頭上可以具體推行的項目較多,讓業界持續營生,保障就業。
盧偉國表示,今天立法會工務小組通過三個議程項目,工程費用合共近22億元,其中包括9260萬元的活化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地段B的環保村已修復堆填區資助計劃,約6.2億萬元的小西灣健康中心及社會福利設施大樓,8億多元的提升新界東北污水收集系統、5.29億元的離島污水收集系統第2階段-南丫鄉村污水收集系統第2期第2部分、1.35億元的離島污水收集系統第2階段擴展污水收集系統至梅窩其他未有污水設施的鄉村。項目會盡快提交財委會,以取得正式撥款,開展工程。

本立法年度至今工務小組審議了43個議程項目,共涉及約2185億元,有意見指近期立法會通過的工程撥款增加,擔心業界不能及時消化。盧偉國指出,立法會通過的工程項目有大型的,也有較小型的,各工程涉及不同的範疇、不同的類型,適合不同的工程企業。再者,通過了撥款也不等於同時推出,工期也有長有短,立法會通過了撥款,政府手頭上可以具體推行的項目較多,就有較大彈性讓業界持續營生,保障就業。
責任編輯:
蔡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