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一年多,本港染疫者已逾1.18萬,大量隱形患者遊走於社區,窒礙「清零」!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推算,本港約有兩萬名新冠隱形患者,確診與隱形患者比例約為1:2,估算本港感染者總數約3.3萬人,佔本港人口0.44%,換算超過99.5%港人無抗體。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指出,低感染率及疫苗接種率低,反映香港絕大部分人未有抗體保護,他提醒鄰近地區疫情反覆,加上變種病毒肆虐,市民應盡早打針。

中大醫學院於去年4月21日至今年4月18日,招募了4198名18歲或以上成年人參與研究,以血清學測試識別他們體內有否「免疫球蛋白G抗體(IgG)」,以了解曾否感染過新冠病毒。研究發現,六人帶有IgG抗體,比率為0.14%,意味他們曾感染新冠病毒但無被發現。經統計學調整,團隊推算,本港最多有約二萬名隱形患者,佔整體人口約0.3%。

一人為「隱中之隱」

綜合截至上周四的確診數字,連同推算的未發現成人及未成年感染數字,研究團隊估計,本港大約有3.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即體內應已有抗體,惟少於整體人口的0.44%,換算超過99.5%港人無抗體。團隊指出,若本港想疫情清零,市民不應只依賴檢測,最有效保護仍然是接種疫苗。

被驗出有IgG抗體的六人,陳基湘稱,一人無外遊史、無接觸確診者及無病徵,形容是「隱形中的隱形患者」,其餘五人(約八成)未被發現個案,則曾被隔離,亦接受過病毒檢測,但結果呈陰性。他續指,香港的0.14%隱性患者比例,遠低於其他國家,發現的確診與隱性個案比例為1:2,亦低於其他國家如瑞士日內瓦的1:11.6。

陳基湘表示,數據反映本港的防疫檢測、源頭追蹤及隔離措施均奏效,「走漏的不多」,但他指出檢測採樣過程需更嚴謹,調查期間有參加者反映,採樣過程無感到不適,這或代表採樣位置不夠深入。他認為,本港鄰近地區疫情反覆,加上變種病毒肆虐,但目前大部分市民未有抗體保護,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以減低感染風險。

傳播力不可低估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稱,大量未被檢出的隱形患者可能較多是輕症或年輕人,「二萬的數據看似龐大,但佢哋已經好返,唔使太驚。」她稱本港未達至群體免疫的接種率,隱形患者的傳播力仍不可低估,市民應繼續提高警惕,盡早接種疫苗,全球疫苗接種潮是趨勢,內地接種者亦超過五億人口,「毋須再等,都唔好浪費珍貴的疫苗資源」。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常態清零意味着對隱形傳播鏈「零容忍」,本港目前染疫者為不足1.2萬人,即使加上高達兩萬的隱形患者,自然感染率仍遠低於本港人口的1%,即7.5萬人,同時接種率低位徘徊,群體免疫屏障仍難建立,加上近日有零星個案,意味着市民仍不可掉以輕心。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