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古嘉瀰)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不僅是廣州首家港澳子弟學校,也是大灣區乃至全國第一家由內地著名高校直接指導的港澳子弟學校,為港澳學生提供學前、小學、初中及高中階段的一站式國際化教育,推動灣區基礎教育融合。

近日,該校公布由鄭景亮擔任總校長,鄭校長之前是培正中學副校長,熱愛體育的他日前接受《大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新學校肩負重要任務,雖然轉換了戰線,仍會全力以赴,有信心培養出新一代的灣區人才。

鄭景亮盼以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大灣區培育人才。(大公報記者梁堅攝)

鄭景亮這個名字,你或許感到陌生,但你可能看電視播排球賽又或者看其他大型運動會時,見過評述員King Sir。熱愛排球的鄭景亮(King Sir),是香港大學體育及運動科學教育碩士,也是國際二級排球教練、香港精英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對香港的教育界貢獻良多。

「盼在正常教學體制下,培養優秀體育人才」

「我由基層老師開始,經歷了無數關卡,到任職科主任、行政主任,最後當上培正中學副校長。」鄭景亮憶述,當年一畢業就到百年名校培正中學任教,教了三十多年。他在任時,積極帶領培正中學參與STEM及教育科技研發,推動及設計「專題研習」教學研究,探索更多教學模式,力求提升教學功能。

鄭景亮更曾率領培正中學排球隊及沙灘排球隊出戰,多次奪得全港學界冠軍、2008年「中銀紫荊杯」總冠軍以及第一屆全中國中學生沙灘排球女子組冠軍等殊榮。他深信「體教合一」很重要,心願是可在正常的教學體制下,培養出優秀的體育人才。體育及科技教育是鄭校長一直堅持推動的兩件大事,他熱心參與青少年事務工作,希望可將個人的專業知識,用於推動社會健康及教育發展。

「港澳子弟的教育需求十分大,收生已超預期」

鄭景亮說,未來仍會以IB課程為基礎,以及教授香港文憑試(DSE)課程,教學方面則致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多元發展,幫助學生探索具有本地和全球意義的問題和概念,立足灣區,服務中華,讓學生建立國際視野。

九月份,他將到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任總校長,「此刻心情既興奮又緊張」。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大局具重要的戰略地位,新學校肩負重大任務,鄭景亮直言是一大挑戰。

「大灣區發展一日千里,港澳子弟的教育需求十分大,學校收生情況已超過預期」。鄭景亮坦言曾猶豫能否「擔起大樑」,最後他決心「接受使命」,他感謝辦學團體的信任,希望憑藉個人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一向追求成就的決心,為大灣區建設出一分力。他深信新學校能解決港澳同胞子女在廣州就學的問題,增強港澳台僑家庭和青少年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及為大灣區培養高素質人才。

培正中學現任校監何建宗對鄭景亮讚不絕口,稱讚鄭盡力栽培後輩,深得同事、家長、校友和同學的愛戴。何建宗深信鄭校長必能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開創新篇章,「衷心祝願他更進一步!」

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

Q:孩子是香港籍,在內地讀書可以參加高考嗎?

A:無論是在香港讀書的港籍孩子,還是在內地讀書的港籍孩子,如果沒有內地學籍,是不能參加高考的。

Q: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有學籍嗎,如何升學?

A:港籍同學完成高中DSE課程後,可以參加DSE考試,並通過考試成績申請內地、香港或海外高校;也可以參加內地港澳台僑聯考,升讀內地高校。

Q:學校實行什麼課程?

A:新校將涵蓋學前、小學、初中及高中階段教育。在幼小初中階段,設「IB+港澳融創課程」;高中階段首年開設香港中學文憑試(下稱「HKDSE」)課程,搭建「IB+港澳融創課程+HKDSE」的雙課程體系,這意味着港澳學生在廣州讀書也可以與香港課程作無縫銜接。

Q:預計收生多少人?

A:學校將於2021年9月正式開學,首年計劃招生300人,包括幼稚園到高中,主要招收小一、初一、高一學生,其他年級提供少量學位,主要招收港澳台僑學生,並以香港的教育體制為主軸,融合中國內地特色的元素。

Q:學校的發展定位是什麼?

A:新校的辦學理念是以「暨大本色、灣區底色、港澳特色」為發展定位,其中暨大本色,是指該校將傳承暨南大學百年優良傳統,及其辦學宗旨和教育理念;灣區底色,是指學校教育將充分融合大灣區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優勢;港澳特色,則是指學校課程將呈現港澳兩地教育國際化和中西文化交融的特點。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