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黃浩輝、突發組)疫情持續,未知何時方能通關,港商多了折騰。由於跨境匯款金額設限,部分港人會貪方便,找香港的找換店以非正規途徑匯款,但當中暗藏風險。有找換店因處理的資金涉嫌洗黑錢,賬戶被凍結,最終結業,本港珠寶商慘失100萬人民幣。

法律界指出,香港找換店較少留意客戶資金的合法性,有一定風險。有經常要匯款的老行尊「教路」切勿貪平,尤其是港人到內地買樓日增,因涉及匯大額款項,最好找有信譽的機構如銀行等,比較穩陣。

去年決定在珠海橫琴購房的黎小姐,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疫情影響下,不能通關,發展商最初容許延遲收訂,但過了半年,終要求業主繳付大訂。她有朋友做跨境匯款服務,遂於月初委託朋友匯50萬元人民幣給發展商。

找換店倒閉 港商失百萬

黎小姐指出,原本她不願使用這種匯款服務,因覺得始終有風險。她曾聽說一個做珠寶行業的朋友,在本港找換店匯款100萬元人民幣到深圳,但等了48小時,款項仍未匯到內地的個人賬戶,其後向找換店追討,找換店職員表示當局指款項有問題,並凍結該筆匯款,最後該找換店因有多筆款項被凍結,未能向客戶償還款項而要結業。

黎小姐提及這類匯款公司可即時作出跨境匯款服務,她已兩次匯款支付物業房價,初時匯款十數萬元,第二次增至50萬元,幸好兩次都無發生款項被凍結。但她指,千萬不要胡亂找找換店進行跨境匯款,因為有問題的賬戶會被凍結,因涉及協助洗黑錢,所以要找有信譽的找換店。

有店舖標榜即日到賬

事實上,疫下粵港兩地未知何時能通關,提供跨境匯款服務的找換店就如雨後春筍。記者日前到灣仔軒尼詩道及上環急庇利街,短短一百公尺已有十多間找換店,有店舖標示「國內匯款即時收到」、「匯款即日到賬」、「特快國內匯款」及「你過數到內地公司戶口,兩小時後香港戶口就提取現金」等字句。記者佯裝客戶到一間找換店查問,職員指出,本港銀行每日只能匯數萬元人民幣到內地,加上手續繁複,所以不少港人和內地人會「幫襯」找換店匯錢出境。其後記者再查詢想匯款到內地發展商支付房價時,他僅表示只能匯款到個人戶口,並要提交個人資料,絕不能轉賬到發展商戶口。另一職員更稱:「匯款50萬元不用手續費,我們只是賺取匯款差價,外面的找換店要三至四日才可到賬,我們只需等一日就可以匯款完成。」

非法經營匯錢可囚五年

據一名熟悉兩地的商家指,因正規匯款有限制,有人會冒險透過中介人及「地下錢莊」匯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跨境匯款須獲外匯管理局批准,但目前並無香港找換店獲批,換言之相關服務實屬違法。他指,你在香港匯款出境是合法,但款項去到內地卻是非法。內地執法機構有權指匯款者所持的戶口,是用作洗黑錢或非法處理金錢,港人的匯款隨時會被凍結。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接受《大公報》查詢時表示,根據內地法規,個人違例匯錢出境外,一經定罪,兌換者或會被處罰50萬至200萬元人民幣,亦有可能被追究刑責,至於找換店則會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非法經營罪處理,負責人最高可被判五年監禁。他解釋,由於大部分香港找換店不會考慮資金來源的合法性,資金有可能是從非法賭博、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非法所得,這已觸犯洗黑錢條例。但是港人買樓或香港地產代理只希望匯價成本愈平愈好,而不會考慮找換店的資金來源,找換店本身也不清楚資金來源,當內地戶口被凍結時,也無法協助解決。

責任編輯: 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