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二十二次會議昨日以視像形式舉行。中通社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率領的港方代表團,與廣東省省長馬興瑞率領的粵方代表團昨日以網上視像形式舉行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二十二次會議。粵港雙方於會後簽署了5份合作協議,包括《開啓十四五「雙循環」商機 深化粵港經貿合作備忘錄》、《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推廣合作備忘錄》、《粵港馬產業發展合作協議》、《關於共同促進穗港賽馬產業發展框架協議》,以及《大灣區體育項目合作補充備忘錄》。

特區政府昨日表示,將繼續積極推動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已原則上同意而仍未落實的政策措施,並在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完善港深陸路口岸建設、支援港企開拓內地市場、支持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創業等方面,加強與廣東省政府合作,推動政策創新和突破。

同時,香港會繼續發揮在「一國兩制」下金融體系的獨特優勢,並與粵方一起抓緊大灣區發展的龐大機遇,完善金融服務配套,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並會繼續推動粵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包括繼續爭取讓香港保險業盡快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向持有香港保單的港澳和內地居民提供諮詢、理賠、續保等全方位支援,以及早日對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廣東行駛的香港車輛的保險實施「等效先認」政策,促進大灣區內人員流通。

建設大灣區調解平台

「港資港法」先行措施在前海實施,允許在前海合作區註冊的港資企業,在訂立民商事合同的時候可協議選擇香港法律為合同適用法律,展示了先行措施推展至深圳以至整個大灣區的可行性。香港特區政府將繼續與內地有關機關商討,爭取將「港資港法、港仲裁」適用及擴展至深圳以至整個大灣區,助力建設大灣區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同時,香港會繼續與廣東省和澳門特區的法律部門合作,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大灣區調解工作及建設大灣區調解平台。香港特區政府將繼續與廣東省政府保持緊密聯繫,深化粵港在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方面的協作與交流,並爭取落實進一步的開放措施,助力大灣區發展。

同時,粵港雙方正全力推進「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並致力簡化有關的申請程序和降低手續費用,以及爭取盡快落實及公布詳情。特區政府還希望得到廣東省支持,爭取有序有限地逐步放寬到內地的檢疫要求,以恢復跨境人流,回應兩地人民的強烈訴求。

推動穗港賽馬合作

另外,據香港賽馬會表示,該會與廣州市政府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合作在從化馬場引入國際級賽馬賽事、提升從化馬場的設施,以及建立馬產業鏈。該協議並涵蓋一系列與馬產業相關的項目,包括推展獸醫專業發展及學術合作;穗港兩地馬匹、飼草飼料、獸藥和生物製品等的便捷通關及檢驗;研究發展純種馬交易中心;推動廣州發展馬術運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