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橋頭村林氏宗祠可隱林公祠。作者提供

● 胡笑蘭

穿過橋頭村高大的牌坊,深圳寶安區福海街道橋頭村橋西路46號,便是「可隱林公祠」。林氏族譜記載,它始建於元代,現建築為清代重修。三開間兩進一天井布局。磚木石結構,清水磚牆,石牆基、牆角。開凹斗式門,紅砂岩門框,硬山頂,船形脊,兩面坡,紅瓦面,綠琉璃瓦當滴水,木雕封簷板。這些幾乎和我所見過的嶺南祠堂並無二致,只是線條樸素,像個小家碧玉隱藏在熱鬧的市井裏。

我喜歡船脊的韻致,在珠三角又稱龍船脊,是祠堂建築中採用較為古老的屋脊形式。珠江三角洲地區,河網密布,先民以「舟楫為生」,船是與先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勞作工具,而備加崇拜,進而化身為屋脊。「可隱林公祠」正脊兩端高翹,真像一艘灑脫的龍船,那正是別具嶺南特色的「龍船脊」。脊身上灰塑淺淺的浮雕,捲草紋如在水中蕩漾,生生不息。主畫位於脊中間位置,約佔心間一半寬度,兩側輔畫以山水花卉。經歲月打磨,雖然它們不再光鮮,但「鯉魚跳龍門」、「詩禮傳家」的故事繪,那些山水,那些花花草草,仍隱隱約約可見。不僅裝飾內容豐富,構件也很多,在船脊兩側起翹部分的底部安裝船托。船托是一個小的博古架,做壽桃、花籃、獅子等造型。主要的裝飾材料為灰塑,一方面源於就地取材的便利,另一方面源於灰塑所採用的主要材料之一是海邊生長的蠔殼。蠔殼質地堅硬,防鹹濕的海風侵蝕,風吹日曬,祠堂的屋脊垂脊上的灰雕,走過數百年依然明晰。

把守大門的門神披堅執銳,全裝怒髮,手執玉斧,腰帶鞭練弓箭,目光如電,威武無比。這些門神是隋唐名將尉遲恭與秦瓊的化身。

門額陽刻楷書「可隱林公祠」,兩側對聯「西河衍派、九牧家聲」,門內第一道立柱貼着「橋溪伴西河九牧流芳追福建,林源由北螺千枝遠祖念莆田」的對子。這些楹聯寓意着橋頭林氏的根脈淵源。九牧林根在莆田,源出澄溪,時至今日,閩、台、兩廣、海南以及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各地都有林氏子孫。橋頭是一顆經歷海水和時光打磨的明珠,是一處隱藏並成長於歷史長河的古村落。

北宋時期,因橋頭林姓族人祖先躲避戰亂,從福建莆田北螺村遷至廣東東莞萬江鎮,宋嘉泰年間(1201年)從寶安黃田遷至橋頭開村立業。看慣了刀光劍影,經歷了人世繁華,也許可隱公更願意過一種沉靜安詳的田原生活。輾轉多地,於是,他看上了這處面山依海的所在,耕讀傳家,滄海桑田,林家開枝散葉,發展繁衍,終成村落。一代代林家子弟勤耕苦作,土地和大海饋贈於他們的勤勞以無數的珍饈,家族的車輪滾滾向前。

不管是典雅的,通俗的還是雅俗共賞的對聯,將其張貼、懸掛、雕刻在門柱廳堂,都能營造出一種祥和、喜慶,或者高雅、莊嚴的氣氛與格調。因此,自從對聯產生時起,它就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逐漸融入了中國人的民間習俗之中,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林家是客家人,他的血脈裏同樣有中原文化的傳承。那些楹聯,那些花木蟲魚鳥獸,帶着千百年前生成的古典氣息,那些林氏先人生命的律動,和着嶺南溽熱的氣息,中原文化的氣息,在我面前一點點溶化,在平仄中落下,漸趨明朗。

西河堂說的是,東周時,林氏便以「西河」為堂號。九牧堂說的是,閩林始祖林祿的孫子林披,唐玄宗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經及第,官至太子詹事,賜紫金魚袋,上柱國,贈睦州刺史。他先後娶了三位妻子,三位夫人共生了九個兒子,九子後來都做了州刺史。州刺史又稱州牧,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於是世稱「九牧林家」。一個家族出一個這樣的官不稀罕,重要的是九個,而且還是親兄弟,是何等的顯赫。

邁過石門檻,便是前廳,面前一個天井,天井兩側有對稱的廊房。後堂內立石金柱,穿斗式與抬樑式混合樑架。皆雕樑畫棟,塑着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熱帶水果和中原桃李,鳳凰木和迎客松可以在牆壁上兩兩相望。兩邊穿山遊廊,立體人物畫像,每一幅活靈活現,都來源於一個故事。古建築,天井正是附着了中原與嶺南建築學的精髓。天人合一,四水歸堂。在古人看來,陽光從天井照射下來,那是金子,而下雨便是下銀子。天井的出水口一定不能是直排的。天井下的石板往往是中空的,四角留有出水孔,講究的還造出銅錢的造型。我來的時候,雨正下得起勁,天光與雨水從天井卸下來,「咕咕,叮咚」雨水落在粗礪的青石板面,打着漩兒湧向出水口,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井兩側的房屋即為「廊」。「兩廊」是祠堂的人行道,這種廊簷相間的布局,刻意營造虛實相結合的意境,不但較於閉塞自封的北方建築更顯開放,而且還擰開了一道實用的閥門:一方面便於空氣流通、消暑散熱;另一方面靠着廊廡連接了建築的骨骼,起到隔絕風雨、遮擋陽光的作用。

後堂內立石金柱,穿斗式與抬樑式混合樑架。每一桿立柱也貼着鮮紅的對聯,從文字的運用來看,對聯不愧是開在漢文學之樹上的一朵奇葩。它比較集中地體現了漢字的特色,是漢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和文化現象,對聯基本上只存在於漢民族文化圈內,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公祠大門外,「廷魁」(狀元)牌坊門樓上的撰聯有「可久蔔橋溪」、「隱居歸林域」的字樣,表明了即使「隱」,也仍然要「飲水思源揚祖德」,「懷恩拓本煥宗光」。

傳承先祖家風,建築祠堂是橋頭林公不二的堅守。但他們並沒有建造一座光彩奪目的宗祠來支撐門面,而是帶着「隱士」的心態將林氏的家訓發揚光大。「可隱林公祠」從「隱」處出發,發揚光大林氏家訓。建築雖不顯赫,門樓雖不氣派,但絕不失古雅與悠遠。走近祠堂,會自然感知到橋頭先祖林公當年籌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