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陽表示,儲能技術是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調配電力使用的重要環節,能夠助力中國能源轉型強有效。受訪者供圖

在入職鄭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之後,金陽在院領導的支持下成立「鄭州大學電網儲能與電池應用研究中心」,並擔任研究中心負責人,將這一電池體系的研究繼續推進。

金陽計劃將新型鋰電池體系進行產業化,首先是將單體電池盡量做大,從而減少電池系統管理的複雜度。

在推進研究過程中,金陽從實際需求出發,首先解決了目前儲能電網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也就是充放電過程中鋰枝晶析出帶來的火災爆炸風險。金陽開發出一種氫氣探測的微量鋰枝晶析出靈敏檢測方法,可以比熱失控早10分鐘發出預警信號。通過實驗發現,微量鋰枝晶析出的時候,會和石墨負極聚合物黏結劑發生反應,從而產生氫氣並溢出電池。

修訂儲能電站消防安全標準

「也就是說,在電池溫度沒有異常的情況下,非常少量的鋰枝晶析出也會觸發氫氣探測器報警。」為了進一步驗證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有效性,研究人員在實際儲能艙中開展了鋰離子電池單模組過充實驗,結果表明,氫氣相比於其他氣體能夠最早被探測到,且探測時間比出現濃煙早639秒,比模組起火早769秒。

目前,江蘇省某儲能電站已經安裝了氫氣探測器,金陽團隊還參與修訂了鋰離子電池儲能電站的消防安全標準,規定新建設的儲能電站必須配備氫氣探測器以確保安全。

金陽,31歲,鄭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河南省電網儲能與電池應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負責人,鄭州大學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電工技術學會常務理事。2008年至2012年本科就讀於鄭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後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力設備與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碩博連讀,師從鄭曉泉教授。2014年至2016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資助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進行聯合培養博士學習,在MIT李巨教授和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的指導下進行鋰電池儲能技術的研究。2017年入職鄭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憑借「固態電解質熔融鋰金屬電池體系」研究,金陽在2020年入選「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該榜單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評出,入選者涵蓋了全球最前沿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研究,代表着中國科技發展中崛起的新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