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宣傳海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電騙手法層出不窮,最新騙徒熱門犯案招數之一,就是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假冒衞生署」。近期市民接獲涉假冒衞生署的電騙數字急升,騙徒會聲稱市民「已證實確診」或「需要安排檢疫」等理由,藉詞套取個人及銀行賬戶等資料。警方提醒市民,衞生署是絕不會要求提供銀行賬戶及密碼等資料。

「假冒衞生署」的電騙案件於一年前已經開始出現,但因疫情持續嚴峻,近期再被熱門使用犯案。騙徒藉市民關注疫情及會做病毒檢測求安心等心理,以假冒衞生署預設語音「漁翁撒網」隨機致電尋找目標,聲稱當事人已被確診新冠肺炎或須要安排接受檢疫,要求當事人按指定的數字鍵,電話就會被轉駁至一名說普通話者接聽,即使當事人在語音操作時選擇廣東話,也會因「線路繁忙」理由被轉至普通話。

騙徒會自稱是衞生署人員,藉詞以登記及核實身份等理由,要求當事人提供個人及銀行賬戶等資料,與「假冒官員」及「假冒速遞」等騙案殊途同歸。

不過,任何手法的電話騙案也會有破綻,只要小心謹慎便可看出端倪。以假冒衞生署電騙為例,衞生署證實,只有獲衞生署發出強制檢疫令者才會收到跟進電話,而衞生署人員只會要求受檢疫者提供3項資料,包括須接受強制家居檢疫者的姓名、分享實時位置、如有需要核實位置或會要求進行視像通話。衞生防護中心亦提供熱線(2125 1111/2125 1122),供市民查核獲授權人員的身份。

此外,通訊局在2015年8月已要求電訊服務營辦商,在來電顯示加入「+」號,以助市民識別來自本港境外、模仿本地8位數字電話號碼,若來電顯示有「+」或「+852」,即表示電話由海外打來,市民便應提高警覺。

日前,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網頁已就假冒衞生署電騙作出呼籲,重申衞生署不會要求巿民提供銀行賬戶等個人資料,市民如遇到有自稱衞生署人員來電,以不同理由指示市民交出個人資料及銀行戶口資料,應該主動查證及可致電政府熱線5394 3150確認有關人員身份。

警方提醒,市民如遇上可疑網站,要求輸入銀行戶口資料及密碼,切勿提供任何資料,並立即關閉。謹記切勿向陌生人透露個人資料、銀行戶口資料、網上銀行賬戶及密碼等;並且提醒身邊親友提防受騙。如有懷疑,應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