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季比年化初值達到6.4%,創 2003年第三季以來次高,三月個人所得月增21.1%,則創1946年統計以來最大增幅,加上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上任百日演說及1.8萬億美元的「美國家庭計劃」等利多激勵標準普爾500指數再創新高,惟創高後回落,全球股市震盪收跌。依據彭博資訊統計,截至2021/4/30過去一周ETF資金淨流量顯示,整體股票型ETF近周獲資金淨流入162.6億美元,其中主要淨流入美國157.4億美元,此外,全球、歐洲及東歐亦分別有淨流入35.4億、12.4億及0.1億美元,而日本、中國內地、新興市場、亞太及拉美股市則分別為資金淨流出31.2億、9.4億、8.7億、4.6億及0.06億美元。 ●富蘭克林投顧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全球股市四月連續三個月月線收紅,其中標準普爾500指數四月上漲5.24%、更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

隨着美股屢創新高,加上時序進入五月售股離場的傳統淡季,部分國家疫情轉趨嚴峻,任一消息面都可能成為資金獲利了結的藉口。所幸從美國疫苗施打進度及經濟前景、標準普爾500大企業財報,或是被視為全球經濟金絲雀的韓國出口,四月年增41.1%、創2011年1月以來最大增速且是連六個月成長,均展現全球經濟穩健復甦的韌性有望發揮下檔支撐。

投資宜採區域輪動策略

此外,根據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一百天演說,呼籲國會應盡快通過以基礎建設為主的2.3萬億美元的「美國就業計劃」及1.8萬億美元的「美國家庭計劃」,形同宣告美國將進入大政府時代,未來幾個月涵蓋加稅及擴大財政支出的政策協商進展,以及美聯儲部分官員可能開始討論縮減購債的前瞻指引,都將牽動盤勢。

建議投資人以美國及新興市場平衡型基金為核心,留意股市震盪加碼機會或透過大額定期定額方式累積部位,採取創新成長及價值補漲、美國及新興亞洲兼備的策略,網羅類股及區域輪動機會。

關注優質醫療生科個股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表示,儘管過去數月市場較為震盪,但我們的投資策略聚焦在旗下藥品為同類最優、同類第一或同類唯一,以及藥品能滿足有重大未滿足醫療需求並為病患、醫生及支付方帶來臨床價值的生技公司。

我們尤其對基因療法和基因編輯、免疫腫瘤以及精準腫瘤感興趣,也在罕見疾病領域找到投資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庫瑪·拉加表示,以個股為導向且注重評價水平的重點是我們投資策略的核心,我們尋求具有可持續獲利能力的公司,以低於我們對其內在價值評估的價格買進。

我們在科技與消費領域裏發現許多此類具長期成長潛力的企業,應對瞬息萬變的世界,能夠充分展現靈活調整的營運模式與管理團隊,對我們特別有吸引力。 (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