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和表示,中小型食肆,難以區分為C類或D類模式。圖為一食肆。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食肆可按「疫苗氣泡」要求,因應員工及顧客接種疫苗情況,區分為「ABCD」類模式營運。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昨日表示,有關措施實施逾3天,大部分食肆仍保持B類營運模式,即員工不須打針、維持4人一枱的安排,並指大部分的中小型規模食肆,難以區分為C類或D類模式。

黃家和昨日在電台節目上指出,全港有1.8萬間食肆,大部分是中小型規模,大部分都維持B類營運模式,若改為C類或D類模式,即員工須分別接種一劑和兩劑疫苗,並要將食肆劃分B區和C區,亦要向當局申報及張貼範圍所在,對於小型食肆在執行上有困難,「由B轉去做C根本沒有可能做到,因為食肆那麼細間。」

張家豪:硬性分區欠彈性

同一場合的酒樓飲食集團主席張家豪指出,集團酒樓已有七成員工打了第一針疫苗,其餘三成不適合打針的員工亦已取得醫生證明,旗下酒樓至少可以C類模式營運,惟他表示,不同時段的客流不同,認為不應硬性將酒樓區分B區和C區,形容有關安排欠彈性,「早市飲茶較多公公婆婆兩人一枱,做C區都無意義,午市時段則較多寫字樓客,每枱人數會較多,C區就會有較多客人,到了下午茶客人又會減少,變回兩三人一枱,C區無人坐,屆時就須擴闊B區。」現時規定未能彈性安排顧客入座,形容「執行上有奇怪、不合理的地方」。

飲食業職工總會榮譽會長郭宏興則表示,飲食業為高危行業,應接種疫苗。他希望僱主不會要求不適合打針的員工停薪留職,而是調往其他分店工作,如果員工只因對疫苗有憂慮而不接種,則應自行選擇到不須員工打針的食肆去工作。

對於小型食肆面積難劃分不同營業區域、並貼出平面圖,行政會議成員、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昨日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一早有留意到相關問題,並指目前政府容許食肆每日改變營業區域,他建議政府可按枱計算,食肆則可於枱上貼「安心出行枱」,就可以6人一枱,相信同樣能方便食環署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