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封關和新口岸後年開通影響,皇巴總站將成歷史。

(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調查組)新皇崗口岸落成在望,行走落馬洲及深圳皇崗口岸的跨境穿梭巴士(俗稱:皇巴士)將成為歷史。

疫情重創本港經濟,特區政府去年先後關停11個口岸的旅客過境服務,當中的落馬洲口岸自去年2月4日關閉後,重開無期。皇巴士和附近多間停車場完全停擺。隨着提供「一地兩檢」的新皇崗口岸將在後年落成,屆時過境旅客毋須經皇巴士接載穿梭兩口岸,營運逾24年皇巴士將退下火線,成為港人回憶。

疫情封關前,落馬洲跨境皇巴士新田總站,多年來川流不息,迫滿人潮,附近的九間私家車停車場亦得益於該巴士站,經常泊滿北上客人的私家車。

停車場仍月付20萬租金

不過,自前年修例風波衍生黑暴以來,皇巴士及周邊停車場生意每下愈況,去年疫情封關後,生意跌至零。茫茫前路,通關未有時。荒廢一年多的皇巴總站,雜草叢生,設施布滿灰塵,12部被迫下崗的巴士,長期泊在一路之隔的順利達停車場封塵,近百名司機及職員被迫放無薪假。

除了皇巴士,同病相憐的還有附近九個為過關私家車客人提供泊車的停車場,生意完全零收入,陷入瀕死邊緣。新田總站和周邊的停車場,水盡鵝飛恍如「鬼域」。 

與皇巴士總站一路之隔、佔地12萬方呎的順利達停車場,是當中最大的私家車停車場。自前年六月修例風波以來,停車場生意每月下跌約兩成。負責人江小姐對大公報記者表示,該場主要以跨境過關的私家車客人為主,沒有月租客,來的都是北上過關的時租客。更慘的是,去年2月4日封關以來,一年多來生意完全跌至零。偌大的停車場空空如也,12部「失業」的皇巴士,孤零零地停在一角。

當初政府出租該停車場用地時,合約訂明不可以轉其他用途,只能停泊私家車及必須留泊位給皇巴士,故場方即使想轉型,改泊其他貨車都不可以。

車場現時每月仍要繳付約20萬元租金,政府的防疫抗疫基金杯水車薪,即使政府寬減七成半租金,仍難支撐,員工早被迫放無薪假,「實在頂唔到,唯有結業,即使重新通關,生意都唔會好到邊啦。」江小姐無奈說道。

老闆早停薪 同事謀出路

附近大部分停車場,因屬私人用地,未能得到政府防疫抗疫基金補貼,早已關門大吉。在落馬洲路的天天停車場,管理員吳先生對記者說,去年二月封關後,生意驟跌至零,老闆早已停薪,同事另謀出路走了,即使業主減租兩成都無用。愈大的停車場情況愈慘,有的損失逾百萬元。「我幸好有朋友要租車位,加上少數客人返大陸未回,無奈將車長泊。因經濟惡劣,月租車位更減至一千至一千二百元不等,現時就靠這些月租維生。」

再者,新的皇崗口岸預計2023年底落成,採用深圳灣「一地兩檢」模式,屆時出入境乘客毋須皇巴士跨境接載。新口岸規模宏大,交通四通八達,將是連接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一小時生活圈的超級口岸。

皇巴士淘汰在即,昔日車水馬龍的皇巴站,將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

皇巴站昔日車水馬龍的景象不再,如今一片空蕩荒蕪。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