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水曝光》重現了震撼全球的水銀中毒慘案,把可怕的水俁病呈現於電影大銀幕。水俁病是指1950年代日本熊本縣水俁市出現的怪病,最初在貓隻身上發現,數萬隻貓死亡,當時人們稱之為「貓舞病」。其後症狀開始蔓延至人類身上,患者起初會手腳麻痹,繼而出現痙攣、視線模糊等神經系統症狀;許多嬰兒因為在母體內時吸收了大量的水銀,致一出生就肢體嚴重扭曲、癱瘓、發育緩慢及有智力障礙。水俁病造成患者終身殘障,有近半數重症患者更會在發病後3個月內死亡。經過醫生及專家竭力追查,終於發現了水俁病的源頭,其實是當地窒素化工廠自1932年起不斷排放含水銀的毒水到大海,令以水產為主食的水俁市居民因而患上水銀中毒。
可是毒水污染大海逾30年間,窒素公司和日本政府竟然視若無睹。直到1968年,日本政府才正式勒令窒素公司停止排放水銀。然而毒害早已影響一整代甚至幾代的水俁市居民,當地人口僅約4萬,但受害者卻高達12,000人,當中還有千多人早在痛苦中死亡。為了逃避賠償責任,窒素公司更欲掩蓋真相。1973年,熊本地方法院裁定窒素株式會社敗訴,成功取得賠償的受害者,對他們來說,卻仍是漫漫長路。被確認為水俁病的患者,可從政府及新日本窒素取得相關醫療費用。兩年內窒素公司一共賠出了8,000萬美元。另外,日本政府至今未肯承認相關的過失或責任。
最終,2013年10月9日,在曾發生水俁病的日本熊本縣水俁市舉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會議開幕式,與會各國代表並於當天在該市進行公害視察,10月11日兩天在熊本市的會議中正式通過公約。《公約》規定,2020年後禁止生產及進出口含汞量超過5毫克的普通照明用途的熒光燈。公約還將煤炭火力發電站的大氣排放列為規制對象。規定新設施自公約生效起5年內採用「最佳可行技術」(BAT)及「最佳環境實踐」(BEP)。希望世界會越趨進步越美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