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永夏

朋友老張養了兩隻麻雀,一雄一雌。平時,這兩個小傢伙形影不離,你敬我愛,生活得甜蜜幸福。不料有一天,雄麻雀因故死亡,從此雌麻雀精神萎靡,不吃不喝,幾天後也鬱鬱而亡。老張感慨地說:「原來這小麻雀也有忠貞的愛情啊!」

老張說得沒錯。不只是麻雀,自然界的許多動物,也有忠貞的愛情。牠們不但在「婚戀」上堅守「一夫一妻制」,而且對配偶忠貞不渝,「白頭偕老」。牠們這種本能的自律,遠勝過人類的道德法律約束。

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可是在家庭生活中,牠們卻算得上是「一夫一妻制」的模範。一頭公狼,不但對「妻子」忠貞,而且對家庭負責,在全家起着頂樑柱的作用。

生活在北美西部草原的郊狼,喜歡與牠的配偶或一些夥伴一起捕獵。公狼對與同一個配偶生活一輩子的生活方式感到很滿足。為了給即將出世的小狼崽一個好的生存環境,「狼夫妻」會去強佔其它動物的窩,或自己動手建造一個溫馨的小家。當母狼懷孕時,公狼又會去弄些食物來表示慰問。幼崽出生後,「狼爸爸」會變得更加勤快,頻繁地出去捕獵,以保證全家尤其是幼崽的食物供給。如果有危險降臨,公狼會和母狼相互配合,齊心協力地把入侵者趕走……

分布在我國新疆阿勒泰地區的蒙新河狸,一個家庭由一對「夫妻」及其子女組成。牠們佔有一段水域及周圍的一片林地,作為活動和取食的場所。河狸家族內婚配嚴格,奉行終生的「一夫一妻制」。達到性成熟的小河狸會自動離開家庭,經過一段時間的遊蕩生活後,一旦找到合適的配偶,便選擇適宜的地方定居下來,「夫妻」共同掘洞營巢,儲存食物,抵禦外敵,養育幼仔。河狸「夫妻」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在任何條件下都能相親相愛,忠貞不渝,直至死亡。

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北極熊兇殘蠻橫,平時見到任何獵物都不會放過。但牠們對配偶卻十分忠誠,從不喜新厭舊,也不會紅杏出牆。牠們的「夫妻感情」一向深篤,以至當雌性配偶遭遇不幸時,雄性北極熊會一直守在「愛妻」的屍體旁邊,不吃不喝,直至與配偶一同離開這個世界。 一位格陵蘭的狩獵者曾講述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使他不得不將捕殺來的一隻雌性北極熊留在他被捕殺的地方,獨自回到駐地。一連3天,惡劣的天氣都使他無法到那個地方去取回獵物。第4天,天氣稍有好轉,他立刻去找到獵物所在的地方,結果令他大吃一驚:在雌熊的屍體旁邊,站着一隻龐然大物——死者的配偶正用噴火的眼神憤怒地看着他!當這悲傷而憤怒的公熊兇猛地向他衝過來時,他手中的獵槍響了,這隻忠誠的「熊丈夫」應聲倒地。當狩獵者檢查牠的胃時,發現牠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從時間上判斷,牠從「愛妻」死後,就開始了絕食。

有些雄性動物,在「婚前」曾經拈花惹草,十分浪漫。一旦「結婚成家」,便變得規規矩矩,對「愛妻」忠貞不二。

雄性水貂在牠為期兩個月的性興奮期裏,總是廣泛周遊,與盡可能多的雌性發生關係。過了這段風流時光,一旦定居下來,與體型比牠小一半的配偶組成家庭,牠立即便成為一個「節操高尚」、盡職盡責的「模範丈夫」和「稱職父親」。對繁瑣的家務勞動,牠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毫無怨言,盡其所能為家庭服務。而且,這時的雄性水貂完全成為一個「一夫一妻制」的堅定維護者,不但對「妻子」以外的異性不屑一顧,對那些正青春年少、拈花惹草的雄性水貂也十分痛恨。

長着一對漂亮耳朵的北極狐基本上是實行單配偶制的。只是雄性狐狸在發情期裏,也有一段風流時光,此時牠會為爭奪配偶跟別的雄性狐狸發生激烈爭鬥。一旦得到了自己的「意中狐」,牠便對配偶無比忠誠。牠們結為「夫婦」後,雄性狐狸便把自己固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心甘情願地做一個稱職的丈夫和父親。牠還會把旅鼠、地松鼠,以及鳥和鳥蛋等美味食物帶回「家」,供配偶和幼崽享用。

與哺乳動物不同,絕大多數鳥類都奉行「一夫一妻制」。不過有的只在繁殖期內實行,有的維持一年或幾年,也有的輔之以「婚外性行為」。只有少數鳥類,如天鵝、鴻雁、白鶴等,夫妻間能終生廝守,不離不棄,「白頭偕老」。丹頂鶴是對愛情非常專一的鳥兒。牠們都是終身婚配,一旦婚配成對,相互間便十分親密,偕老終生。就是遇到危險,一方也不會拋棄另一方獨自逃命。若是其中的一隻先離去了,那剩下的一隻則寡居不婚,直至生命的盡頭。大雁也是終生「夫妻」相伴,從不獨活。一群大雁裏很少會出現單數。一隻死去,另一隻也會自殺或者鬱鬱而亡。

鸚鵡對愛情也十分忠貞。《遼瀋晚報》曾報道過這樣一件感人的事:一天早晨,家住瀋陽的吳老漢照例把他養着雌鸚鵡的籠子掛到了窗台上。不一會,一隻長尾巴的黃色鸚鵡飛來,圍着籠子打轉。吳老漢將鳥籠門打開,黃色鸚鵡竟神奇地鑽入籠中,跟雌鸚鵡一見鍾情,頭碰頭、嘴叼嘴地親熱起來……從此這兩隻鸚鵡便形影不離地生活在一起,美滿而幸福。然而一天早晨,吳老漢將兩隻鸚鵡放出來,讓牠們在屋子裏遛遛。沒想到沒見過大世面的雄鸚鵡看到鏡子中自己的映像,竟誤認作是要橫刀奪愛的「情敵」,便一頭向鏡子撞去,當場碰得頭破血流,嘴部受傷。受傷後的雄鸚鵡不能吃食,雌鸚鵡就像哺育小鳥一樣給牠餵食,悉心照料牠。吳老漢也想盡一切辦法給雄鸚鵡治療,但終無回天之力。就在一天晚上,雄鸚鵡撇下了新婚不到一年的「妻子」,離開了世間……雄鸚鵡死後,形單影隻的雌鸚鵡終日鬱鬱寡歡,不思飲食。吳老漢看了十分心疼,便從別處又要來了一隻雄性白色鸚鵡與之相伴。雖然白色鸚鵡每天都細心地為雌鸚鵡梳理羽毛,但仍然提不起牠的精神來。不久,雌鸚鵡終因傷心過度,默默地死在了籠裏,演繹了一齣哀婉淒絕的鳥類「生死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