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與釋義

上面的經典名句,出自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作者訓勉家人的話。「施」,給予。「惠」,好處,恩惠。「念」,記着。全句的意思是:給別人做了好事不要老是記着;受了別人的恩惠一定不要忘記。

體悟與應用

人老愛記着一些事情,也很容易忘記一些事情。有些人往往總記着自己給過別人什麼好處,卻又忘記別人幫過自己什麼。

有些人一天到晚,期待別人知恩圖報,甚且要求收回須與付出的成正比,稍有「吃虧」,即怪責別人忘恩負義,甚至義憤填膺,說以後不再幫助別人了,虧本的生意不再幹。

另有一些人也常生埋怨,認為自己命苦,有需要時總沒有人肯幫助自己,因此歸結到這個社會都是冷酷無情的。如果某人肯施予援手,並非由於仁慈,而是另有所圖,別具用心,所以對於他們的恩惠,也不用感恩。

總之,在一些人眼中,受恩和施惠,都不切實際。久而久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便變得愈來愈冷漠了。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他的出發點一開始就錯了。我們所以施惠,是因為當別人需要幫忙,而自己又有能力施予援手。這種幫忙,是為所應為,為所當為,是履行一個人做人的責任,也是實踐對社會的責任。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別人幫忙時,倘得到別人援手,施以恩惠,我們必牢記於心。這不僅僅因為有誰曾經幫過自己,讓自己得益;更要感激施惠者那份無私的愛與關懷,讓自己更深刻地體會樂助他人的道理。

釋義及應用由招祥麒校長、朱崇學老師、許志榮老師、謝向榮博士撰寫,教育局修訂,書法由羅澄波校長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