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港口一度是世界第一港,海員的堅實支持功不可沒。回顧香港歷史,海員群體不僅曾為經濟繁榮發揮作用,他們亦參與省港大罷工等多項反帝反殖的革命鬥爭,見證香港從小漁村變國際大都會,今年更是香港海員工會成立一百周年,工會以「歷史記得光榮的海員」為主題,製作一本圖文集並由鳳凰衛視拍攝一部相關紀錄片,以珍貴的歷史照片,回顧海員與香港走過的光輝歲月。
香港海員工會前身為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成立於1921年3月6日。工會一直堅持愛國,反帝反殖,維護海員權益,曾三次遭港英政府封閉。上世紀二十年代,工會組織發動了香港海員大罷工,亦參與了影響深遠的省港大罷工;1937年,工會曾組織一批海員和洋務工人在廣東惠陽展開東江敵後抗日游擊戰。
今年是香港海員工會成立一百周年,為記錄上述光輝事跡,工會邀請鳳凰衛視拍攝《歷史記得光榮的海員─香港海員工會百年紀事》紀錄片,並製作同主題圖文集。有關紀錄片將於5月1日在鳳凰衛視中文台晚上9時40分首次公開播放。
張建宗譚耀宗梁建吳秋北出席發布會
工會昨日舉行「紀錄片首映禮暨圖文集新書發布會」,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中聯辦社工部部長梁建、工聯會會長吳秋北等出席儀式。
張建宗致辭時表示,工會多年來致力凝聚海員力量,維護海員權益。過去一年因應疫情,海員工作出現困難,工會亦會作出協調,為海員排難解憂。他指出,貿易及物流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當中以海運尤為重要。隨着國家「十四五」規劃通過,配合國家的發展方向,會為香港航運發展帶來無限機遇。
吳秋北致辭時表示,海員工會歷史悠久,有優良革命傳統,當年華人海員待遇低人一等是靠工會組織鬥爭,自行爭取權益;如今香港面臨的深層社會問題,如貧富不均等,亦需要工會組織不斷為工人發聲爭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