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昨推22條特別措施撐海南率先試點 涉醫療教育航天等行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昨日發布《關於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准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下稱《特別措施》),擬率先在海南自貿港開放互聯網處方藥銷售,放寬商業航天、民用航空市場准入,探索下放國產網絡遊戲審批權等……包括藥品准入、高端醫美、航空航天等30個《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下稱《負面清單》)事項在海南自貿港率先試點放寬。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特別措施》以海南作為全國放寬市場准入試點的先手棋,推出五大領域22條特別措施,該五大領域為醫療、教育、金融、文化及其他。聚焦海南自貿港的功能定位,將醫療、文化、教育、旅遊等服務業作為重點,同時關注商業航天、種質資源、新能源等前瞻性戰略性行業,推出了一批創新性強的政策舉措。
值得注意的是,《特別措施》緊密圍繞《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0版)》研究制定。商務部條法司副司長蔣成華介紹,每一條特別措施,都將對應放寬負面清單相關事項的准入限制。22條特別措施的推出,意味着30個《負面清單》所列事項將在海南試點放寬。
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副司長蔣毅介紹,《特別措施》中的一些條目,對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在全國率先破局相關領域改革,尤其具有突破性意義。
允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
在醫療領域,處方藥銷售、創新藥使用、移植科學等目前被禁止或限制開放的市場將在海南率先打開。蔣毅舉例說,《特別措施》允許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建立海南電子處方中心,對「互聯網+醫療」放寬准入限制作出突破性嘗試。加大藥品市場准入支持,鼓勵已獲得上市許可的創新藥,由具備條件的海南醫療機構按照「隨批隨進」的原則直接使用,打通創新藥進入市場的最後一道門檻,既保障海南患者及早用上創新藥,也將進一步激勵優秀藥企加強研發。
精簡種業進出口審批流程
《特別措施》還提出優化商業航天市場准入環境,全面創新商業航天准入和管理機制。蔣毅指出,這些措施着力打通國內商業航天企業在獲取發射工位、開展發射申報、辦理相關審批等環節面臨的諸多限制,協同推動配套產業鏈發展,支持海南建設開放型、國際化的文昌國際航天城。另外,利用海南島天然隔離條件與優良育種條件,放寬種業准入限制,精簡種業進出口審批流程,鼓勵國際合作育種研究。
探索下放國產網遊試點審批權
此外,未來海南將試點放寬文化、教育等准入,探索將國產網絡遊戲試點審批權下放海南,支持海南發展網絡遊戲產業;放寬文物行業領域准入;支持國內知名高校在海南建立國際學院等。
專家:內外資皆迎來新發展機遇
中國銀行海南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王方宏表示,海南自貿港是改革開放前沿、內外雙循環的交匯點,此次為海南自貿港量身定做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大力破除市場壁壘,在醫療、農業、文化、教育、航天等領域提出國內最前沿的開放政策,目的是打造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業。這些措施既有對外開放措施,包括放寬外國新藥、外國執業醫療美容醫生的准入,也有對內開放措施,包括支持國內知名高校在海南建立國際學院等,補齊海南金融發展短板,支持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落戶,鼓勵養老金融及醫療健康、長期護理等商業保險發展,內外資都迎來新的市場發展機遇。
目前,《特別措施》正在加快落地。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李東嶼表示,支持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加大對藥品市場准入支持、支持國內知名高校在海南建立國際學院等措施,將制定配套政策或清單目錄。目前海南已先行着手,抓緊推進政策研究起草工作。
此外,國家發改委表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等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亦在研究制定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