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偲嫣丈夫謝鋮浚。 資料圖片

疫情下長時間宅家抗疫,自覺不妥時有看醫生、有做測試,但第四波疫情依然向這對夫妻無情襲來,結果「正義聯盟」主席李偲嫣不幸辭世,其丈夫謝鋮浚雖然康復,卻未能完全從傷痛中走出來。看着現時確診數還是起起落落,他希望大家都重視疫情的嚴重性,接種疫苗,並認為政府不只要鼓勵市民接種疫苗,還要堅定地反駁抹黑誇張的言論,「我相信如果偲嫣在,她也會這樣說。」

疫情帶走了謝鋮浚的妻子,他只能回到家裡這個事發現場獨自面對,「這是很大的懲罰。」他說起政府當時對染疫者支援不足時仍然有氣,例如當日醫院放自己回家,竟然是警察叫他要隔離,而不是醫院;自己還在家獨自等了兩三日,才被送往檢疫,感覺當中不同部門的協作很混亂,「當時政府已經歷了三波疫情,為何還會如此準備不足?」

直到今時今日,謝鋮浚腦海裡還不時浮現自己為妻子急救的那個情境,「如果聽回999的錄音,我當時是不斷地叫『救命』。」

「我覺得這是無法完全Recover(康復)的。」或許因為有信念支撐,謝鋮浚雖然感到世界倒塌,但漸漸仍能振作起來,也有不同朋友的開解。昨日清明節,他就與偲嫣的朋友聚餐,緬懷逝者。

他坦言,這場經歷讓他更懂得珍惜,「現在我看到朋友我都會很想抱一抱他們,覺得能相見已是難得。」

盼社會不要再添遺憾

人死不能復生,但謝鋮浚也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添更多遺憾,希望大家可以更認真抗疫,例如踴躍接種疫苗,「這也是市民的責任。接種疫苗後,對自己接觸的人也更有保障,其實都是愛的體現。」

對於部分市民擔心疫苗副作用,康復後也有接種疫苗的謝鋮浚以自己為例,「我30歲就有糖尿病,以往也有血壓高,但也沒有問題。」他認為,這是個別傳媒放大疫苗的副作用,有些媒體連打針20天後死亡也報道成好像是疫苗導致,他認為政府要站出來堅定地向公眾反駁這些說法。

他認為政府也要進一步做好抗疫工作,例如不應在假期前重開沙灘等地方,然後叫人「不要聚集」;看到來自某個地方的境外輸入個案較多時,也應考慮暫停讓有關地方的人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