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低公營醫療服務的壓力,政府鼓勵大家購買醫療保險,為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的相關醫療開支提供保障。打工仔通常都已為自己買了醫保,但新的自願醫保較傳統醫保範圍更大,甚至承保精神科治療、診斷成像檢測及非手術癌症治療,所以即使買了傳統醫保,也不妨可新增自願醫保,在投保後,每名受保人於每個課稅年度的最高保費扣除額為8,000元。另外,購買傳統醫療保險一般超過70歲的長者難獲承保,但只有兩成醫保計劃接受80歲或以上長者續保。就算長者成功投保,不保事項會較多,保障範圍較遜色。而自願醫保保單可供年齡介乎15天至80歲人士投保,並保證續保至100歲。
選擇年繳方式慳更多
自願醫保主要分「標準」及「靈活」兩類,標準計劃的保障範圍已比傳統醫保闊;而靈活計劃就以標準計劃為基礎,額外提供更高保障額和更闊保障範圍。根據自願醫保網頁的資料顯示,市面上各間保險公司的標準計劃,以一名非吸煙的女性,約20歲的保費約為1,320元至4,104元;約40歲的保費約為2,544元至5,994元;約60歲的保費約為5,112元至15,063元。如只為自己投保,明顯不能扣盡上限8,000元,故為「受養人」投保,在家人保費合併計算下,節省金額才能大大提高。
每名受保人每年度的自願醫保保費扣除額上限為8,000元,實際可扣稅的金額與個人稅階及保險供款額有關,估算公式是自願醫保保費×稅率=扣稅。假設保費支出為4,500元,稅率為7%,可獲扣稅金額是315元。若收入達到最高稅率17%,可獲扣稅金額則為765元。
假設陳先生夫婦一家8口,供養60歲以上「四大長老」及一對約20歲子女,家庭年度總收入96萬元。根據稅務局資料,已婚人士免稅額為26.4萬元,每名子女免稅額為12萬元,供養每名父或母免稅額為5萬元。幫一家8口購買自願醫保,一年約花4.48萬元保費,但可節省稅款7,616元,變相等於以83折買自願醫保,若陳先生只花4,000元保費幫自己投保,一年僅節省680元。不過慳稅只是誘因,切勿只為慳稅而投保,投資者要仔細了解保單計劃內容,並了解自己理財及保障的需要。值得留意的是,若趕在3月底前投保自願醫保,宜選擇年繳方式,若選擇月繳,3月31日前可能只繳付一、兩期,僅數百元扣稅額作用不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