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38年日軍進侵華南,廣東境內的抗日游擊隊相繼成立。1941年12月底,日軍佔領香港,東江縱隊的前身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派出武工隊進入新界,營救滯港的文化人及開闢香港的抗日戰線。
1942年2月3日,由香港青年及志願者組成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港九獨立大隊於西貢黃毛應教堂成立,直屬東江縱隊司令部,隊員人數逾千,包括農民、學生和海員。翌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正式成立了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亦成為東江縱隊的支隊。
港九獨立大隊組成後,積極對日軍發動攻勢,包括派遣短槍隊襲擊日軍據點、截擊日軍運輸隊伍,以及伏擊漢奸;發動「紙彈戰」,到處派發抗日宣傳單張;與東江縱隊護航大隊互相配合,在保護漁民及海上航道的同時,破壞日軍的海上運輸,並以炸藥包、漁炮、手榴彈、短槍等武器攻擊日軍。
港九獨立大隊還負責秘密營救滯留香港被日軍搜捕的重要人士。在多次營救行動中,游擊隊採用十二條路線,幫助超過800人脫險。他們亦在戰事中營救遇襲盟軍,包括美國飛行員克爾中尉,又為英軍服務團提供情報資料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