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首批8間虛銀悉數登場,金融科技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茁壯成長的土壤已基本準備好了。不過,在成熟的金融體系中,作出顛覆式創新絕對不容易,各大虛銀除了需要於傳統銀行壟斷多年的密林殺出一條「新血路」,更需面對「同門內鬥」。香港文匯報專訪四方精創資訊(香港)行政總裁陳榮發,對銀行策略以至營運均資歷深厚的他指出,參考其他虛銀發展成熟的市場,若要成為未來虛銀贏家,致勝關鍵是「能否找出其目標客戶群的痛點,並解其難題,再提供解決方法」。●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如果以「銀行醫生」去形容陳榮發,絕不為過。陳榮發在九十年代中已加入跨國科技公司,專責為銀行解決難題,及後在2017年加入四方精創資訊(香港)成為行政總裁,擁有多年為香港大型銀行提供諮詢服務經驗,對本港銀行策略熟悉的程度在業界可算是數一數二。
場景化重要過新產品
雖然不少虛銀背景都非常強勁,但由於起步較遲,相對大型傳統銀行,現時虛銀規模可謂「蚊同牛比」。惟陳榮發認為,「若虛銀要勝過傳統銀行,最重要的是能否找出其目標客戶群現時所面對痛點,並深入了解其問題,然後提供解決方法」。他認為最終解決方法可能並非推出新產品,反而是將銀行服務嵌入新場景,令客戶使用時更方便,並不需要特意通過銀行使用有關服務,他特別提到內地場景化金融,亦是做得相當好的例子。
陳榮發亦坦言,「由於虛銀由獲發牌至投運,仍處於一段較短時間,而這類新業務模式亦需要時間進行演變,因此能在新業務模式中進行很多創新,料將成為未來虛銀贏家」。他又提到,虛銀比起傳統銀行推出新版本時,會更頻密作出審視,無太多包袱亦成為虛銀相對優點。
保安與傳統銀行看齊
由於虛銀發牌要求為不設實體分行,以減低營運成本,這種營運模式令港人對虛銀卻步,對全依賴網上的虛銀成為客戶對他們最大考量,部分亦擔心保安問題。陳榮發則力撐本港虛銀,「香港虛銀都是持牌銀行,換句話說,香港監管機構對傳統銀行及虛銀都是用同一套保安規則」,他形容金管局是世界級嚴謹,所以虛銀及傳統銀行保安都處於同一水平。
不過,陳榮發坦言,在後台系統,虛銀及傳統銀行則稍為不同,因為部分虛銀的核心銀行系統放於雲端,至於傳統銀行基本做法就是存放在其數據中心。至於市場人士擔心資訊保安問題,他相信當虛銀已悉數投運,意味他們已通過金管局嚴格監管要求,同時亦通過每間虛銀內部要求的水平。
陳榮發又將保安系統比喻為鎖,「一個極之穩固的保安系統,就如好多把鎖,用起上來一定無咁快捷,因此銀行亦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亦認為本港銀行正做不同嘗試,不過他坦言好用與不好用都是非常主觀,而他本身早已成為各大虛銀用戶,以他個人而言,他則認為有幾間都做得不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