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因應粵港澳大灣區迅速發展,中央政府推出多項新政策便利人流、物流、資金流,讓科研過程變得更為順暢,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葉玉如表示喜見中央大力支持創科發展,但亦指香港與內地制度始終有不少相異地方,磨合需時。她認為,香港應開始探索深思,能於哪些重要科學領域展示領導性,整合灣區優勢牽頭建立國家級實驗室,以達至更卓越成果,為國家以至全世界作貢獻。
國家科研項目經費「過河」來港的安排推出逾兩年,說起這個喜訊,葉玉如依然難掩其雀躍之情,「前幾年我聯同一些香港的院士寫信給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中央支持香港的科研,最終解決了科研資金過境的問題。那真的非常開心,這樣一來,科研合作就少了很多限制。」
葉玉如又以去年揭牌、科大有份牽頭建設的「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為例指,作為深港兩地共建的基礎研究機構,該研究院花了好幾年時間籌備,「當時與深圳科創委、中科院先進院、深圳的院校等洽商,最終得到深圳政府支持成立。我覺得這些平台都是必須的,這樣的話推動深港合作會容易得多。」惟兩地制度不一樣,要提高合作成效仍需解決不同問題,她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推動新政策,讓兩地科研人員、遺傳物質、科學儀器等能夠進一步打通,「當整個大灣區真正成為一體的時候,能夠節省很多時間,也會方便得多,有利於大灣區的整體科研發展」。
葉玉如提到,香港的大學有堅實的科研實力,也跟進着許多重要領域的研究,「但我們要想想,香港的大學能領導哪些科學領域,甚至有能力在大灣區建立起國家實驗室,進一步推動發展,發揮更大貢獻。」她笑着舉例說,香港的老年人幾乎是全球最長壽的,「那我們是不是能在人口老齡化的領域,做些什麼東西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