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香港回歸10周年時,故宮「鎮宮之寶」《清明上河圖》來香港展出。圖為當時觀眾在展廳觀賞展品。 資料圖片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說,香港能與故宮結緣,就像經歷了戀愛、定情、生子的階段,現任特首林鄭月娥亦以多重身份參與其中。

吳志華憶述,2007年之前,香港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接觸和交往並不多,反而澳門每年或隔年就會舉辦故宮主題的展覽,香港就將自己定位成國際性展覽中心。及至2007年香港回歸10周年時,有「中華第一神品」之譽的故宮「鎮宮之寶」《清明上河圖》來香港展出,萬人空巷,全城轟動,令特區政府認識到,故宮的國寶對港人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當時吳志華在康文署擔任助理署長,林鄭月娥是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兩人亦參與了2007年《清明上河圖》來港的工作。吳志華回憶道,當時為香港回歸10周年策劃文化展覽時,本以為《清明上河圖》來港是不可能的事,沒想到北京故宮一口答應,更指香港回歸10周年的大事,一定會支持。《清明上河圖》真本來港,就是香港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戀愛」的開端。

林鄭月娥獻力促成交流

他說,香港與故宮博物院的交流,離不開林鄭月娥與故宮前院長單霽翔的友誼和共識。2007年,林鄭月娥擔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同年出任新成立的發展局局長,一直重視古建築保育、活化的工作,與內地有很多交流,與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單霽翔有很多交流。後來單霽翔擔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很讚賞香港在促進文化交流方面的角色,也希望能將故宮的文物在香港永久展出。

這個「戀愛故事」的另一重要推手便是時任康文署署長的馮程淑儀。2012年,為慶祝香港回歸15周年,康文署又與故宮博物院合辦「頤養謝塵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2013年,雙方又合作舉辦了「國采朝章──清代宮廷服飾」,讓港人近距離欣賞清代帝王、帝后穿戴過的服飾,反應相當好。

吳志華說,2014年9月,三年一度的「國際文物修護學會2014香港會議」首次在香港舉行,全球來自三十個國家和地區約四百名文物保育專家和學者匯聚香港,康文署邀請單霽翔主禮,單霽翔會後表示,希望借此機會與世界各地在文物修護方面進行更多合作。在香港的促成下,次年9月,「國際文物修護學會培訓中心」在北京落成,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亦出席了該中心的揭牌儀式。

聊天一拍即合 令故宮館誕生

他笑說,林鄭月娥從北京返程時,廣州的一場暴雨讓航班延誤,卻令香港故宮館美夢成真。

吳志華回憶道,當時大家坐在故宮文創區的咖啡室聊天等雨停,無所不談,席上提到在香港建一個香港故宮館的想法時,大家一拍即合。3個月後,即2015年12月,康文署就拿出了一份報告請北京故宮參考。吳志華坦言,工作效率如此高,都是因為對文物有感情。

單霽翔去年退休,但故宮博物院現任院長王旭東一樣非常支持香港的工作,希望能利用香港的優勢,讓故宮文化走向國際。去年12月,王旭東還應香港故宮邀請,在西九文化區進行「從敦煌、故宮看傳統的未來」的主題演講,故宮在弘揚及傳播中華文化的使命和影響力,分享了許多故宮館藏的保護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