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場人士憂慮,招股程序縮至1天,對券商孖展業務收入帶來較大影響。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港交所(0388)昨日刊發諮詢文件,建議設立一個全新的線上服務平台(FINI),讓新股定價到上市時間及程序大幅由5日縮減至僅1日,令投資者可更快進行交易,降低市場風險,提升整體市場效率。市場人士指出,目前招股進程需要5日,時間的確太長,但縮短只1天,券商的孖展利息收入或會減少,投資者也可能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心儀的新股IPO。

料2022年第二季後推出

港交所指出,若市場支持這項建議,港交所將適時向業界提供使用指引,以及登錄用戶課程,讓業界可為無縫轉用FINI作好準備。故此,FINI的推出時間,要視乎市場的支持和準備情況,預期不早於2022年第二季推出。

縮短新股結算程序,是港交所《戰略規劃2019-2021》中的重要計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說,新股上市前的結算流程,在20多年來仍沿用至今。香港未來要與時並進,不斷創新和完善市場基建,而FINI平台將集資活動帶進數碼化時代,有助香港保持作為全球首選新股市場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期待能與業界緊密合作。

建議中的FINI平台,是特別為香港獨有的上市制度及市場架構而設的平台,將連同香港市場的中央證券存管處—中央結算系統(CCASS),一併由香港結算營運。

新平台數碼化溝通無阻

港交所表示,有關平台簡單易用,可供經紀、股份過戶處、保薦人、律師、包銷商及分銷商,在新上市公司「敲鑼」上市交易前,處理啟動招股、認購、定價、配發、付款、監管機構批准,以及納入股份等所有必要步驟,同時共享資訊、協調相關工作流程,做到暢通無阻的數碼化溝通。

若採用新的新股結算程序,股份由定價到上市,最短僅需1日,即結算周期減省高達八成的消耗,投資者可更快地進行交易,降低市場風險,提升整體效率。有關的諮詢文件提交回應時間,將於2021年1月15日截止。

減孖展成本 加快資金回籠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目前本港招股程序需時5天是太長,外國有不少市場的招股僅需1至3天。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分析師溫傑表示,縮短新股上市周期,對股民是好事,既可減低孖展利息成本,也可加快資金回籠,減低市場風險。

證券業協會主席徐聯安認為,孖展業務是券商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料業界有較大影響,而將IPO周期縮至1日亦有風險,例如海外投資者有時差,下投資決定時,需將足夠的外幣轉做港元,在執行上有討論的空間。

耀才行政總裁許繹彬指出,縮短IPO結算周期,客戶抽新股將更方便,因為全電子化招股後,不必處理通過實物表格認購的支票清算,也可加快向未中籤人士退款,節省上市流程。他又說,縮短IPO周期對該行衝擊不大,對銀行的影響較大。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減少IPO的凍資期可減低資金波動所引起的流動性風險,而券商的孖展利息收入雖會減少,但由於新股的結算期加快,可望加速新股上市進程,長線對券商還是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