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贔屭見於馱碑。

呂法傳

我們到各地傳統名勝旅遊,有時候會看到一些巨型石碑,通常由一隻大石龜揹負着,大家經常叫牠做「龍龜」。很多人也會放置「龍龜」作為風水擺設,但是各位讀者又知否牠的真實名字?牠叫做贔屭(粵音閉翳),傳說是龍子之一,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傳說記載眾說紛紜,有多個九子版本,例如有明朝李東陽《懷麓堂集》版本,所以傳說中龍的兒子並不止九隻,以下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龍子們各自的功能:

贔屭好負重,形似龜,見於馱碑。

螭吻好吞,形似龍頭魚身,見於建築物脊樑。

蒲牢好吼叫,形似小龍,見於鐘提梁的獸鈕。

狴犴好訴訟,形似老虎,見於官衙正堂兩側。

饕餮好食,形似兇殘野獸,見於青銅食器的裝飾。

螭首好水,形似龍,見於排水口、橋柱。

睚眥好殺,形似龍首豺身,見於刀環、劍柄吞口。

狻猊好喜煙好坐,形似獅子,見於香爐腳。

椒圖好閉居、不受打擾,形似螺蚌,見於鋪首啣環。

囚牛好音律,形似小龍,見於蹲立於琴頭樂器之上。

嘲風好險,形似鳳凰,見於殿角。

負屭好文,形似身似龍、頭似獅,見於碑頂盤繞。

以上為各種常見龍子形態及喜好,了解以後便能正確利用在風水擺布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