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參與了中小學以及幼稚園朗誦比賽的多項評委工作。我很享受這項工作,每次參加,感覺不是在評議,而是在欣賞。我為我們同學的普通話有如此大的進步而感到欣慰,為學生們的出色表現而感到驕傲。

有同學問我,老師,怎樣才能在朗誦比賽中脫穎而出呢?在這兒,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作為評委的感受吧。

因為是普通話的朗誦比賽,所以發音標準是必須的。對於日常普通話的學習和交流,我並不提倡每字必糾,過多的糾正或許會打擊學生的信心。

不過,朗誦比賽的要求就嚴格很多,一點錯誤或者瑕疵都有可能被扣分。要說標準的普通話,就要靠我們平時打下扎實的基本功。

在評分過程中,粵語地區學生們的發音問題還是集中在舌尖前後音z c s同zh ch sh r(比如:「是」,「上」等)以及舌面音j q x (比如: 「下」),特別是一個詞語中有舌尖音和舌面音(比如:自己),發音出錯比較多。有時候n和l也分辨不清。聲調也是要注意的地方,有兩個高頻詞,「這」和「那」,受粵語影響,同學們的聲調經常出錯。

另外,就是輕聲,輕聲說得不好,也許不太構成理解上的歧義,但是對語言面貌影響很大。注意四聲和輕聲,可以避免我們所說的洋腔洋調。

除了語音標準外,咬字清晰也很重要。另外就是建議大家聲音要響亮一些(特別是沒有話筒的情況之下)。有些同學聲音沒放出來,很吃虧。老師沒辦法聽清楚,很難打分,感染力也大打折扣。

當然,聲音響亮不是用嗓子喊出來。我見過一位學生,聲音洪亮,共鳴腔很好,讓人聽得很舒服,不吃力。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學生可能受過某些發音訓練,後來學生說在學唱歌的時候練習怎樣發聲。當然聲音響亮,並不是一味地大聲,有時候根據作品的需要,調整音量的變化,更能突出重點。比如,有學生說到「悄悄話」的時候,放慢速度,減低音量,就達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大家的水平普遍都很高,那怎麼打分?除了基本的評分準則外,的確有些學生讓我眼前一亮,或者讓我掉一地兒雞皮疙瘩 ,讓我覺得冠軍就是你啦!那是因為學生的演繹打動了我。

何為打動?朗誦不是背書,要深入理解作品,掌握基調,自己要投入進去,感動自己才能打動他人。感情與作品融為一體,這樣所有的語音、語氣語調、眼神、肢體動作都是自然的,流露的感情是自然的。那當然就不會給人過度設計、動作刻板或者造作的感覺。

記得有一位學生在說到熱愛大草原時,我似乎從她眼睛裏看到了那種畫面,感受到了她的心情……

雖然我們評委在朗誦比賽評審的過程中,是雞蛋裏挑骨頭,是挑剔的。我也在上文中從我評委的角度給大家一些提示,希望大家可以更進一步。但請同學們千萬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有上進心、力爭第一固然好,但每一場的冠軍畢竟只有一個,享受比賽的過程,每一次比賽都是積累經驗,無論是語言上的進步,還是心理上的進步,都是寶貴的得益。

■金永杰(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創辦於1976年,是香港地區首個專注推廣普通話的民間團體,並致力提供各類型的普通話課程。)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