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金英
愛讀繪本的孩子,是幸福的;讀詩人金波的詩繪本,是快樂的,樂在詩意的愉悅閱讀裏。
如果你在寒冬,在家中發現了一隻白蝴蝶,你會想到怎樣的故事?閱讀《是你嗎?蝴蝶》(見圖)這詩繪本,可培養兒童的想像力,可更好地引導孩子發揮聯想和創意。童詩及配上的圖畫,描述了這隻蝴蝶的自然生命,牠經歷了春夏秋冬;然而,詩人隨之轉念:這是花盆中的那隻蛹,羽化出來的,而且那隻蛹,一直都做着春天的夢吧。
詩人金波先生,生活在沒有年齡的國度,年老的他卻有不老的童心,他的內心純凈平和,他的天地美好深邃;我覺得他的詩非常輕盈、唯美而又流露着淡淡的悲情。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不同的聲音、情緒,詩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式,讓這些內心的聲音變得單純,直到凈化為最接近自然的和聲。在他的心靈世界,門,可能有時悄然關閉,但他總能為自己再推開一扇窗,看見另一個更好的自己。
一直做着春天的夢之蝴蝶,終於羽化了,可惜卻是在寒冷的12月!詩人就問:誰能把蝴蝶從寒冷的北方帶去溫暖的南方?
這本詩繪本有意想藉提問的方式,引發小讀者思考。世間的人事物,每個人,雪花和冰凌,花盆裏的蛹,蝴蝶的展翅,都見證了時間之經歷:出生、變化和成長,都互有聯繫。而人的想像無限,尤其在夢境中,完全可不受時空局限,不需要語言就實現交流互動,非常有趣!
金波創作常喜用比喻或物化手法,比如在詩的結尾,讓有生命的蝴蝶,和看似沒有生命的雪花,平等齊同,相融相通;藉蝴蝶寄託豐富的情懷,表達出理想的境界:物、我渾然一體。最終,究竟是蝴蝶化作雪花?還是雪花幻化成蝴蝶?
這已不重要,因在小女孩的眼裏,已不因變化而害怕;蝴蝶和雪花,已經美好地物我合一了。夢境、想像,可以讓人獲得情感上的解脫,讓敏感的內心得到保護;金波的詩賦予微小纖細的蝴蝶一對超時空的翅膀,藉詩中想像的語言,描繪出深遠的意境,帶給我們深層的思考。我佩服金波先生對一切人事物的平等、尊重和認同;有時即使遇上令人失落和悲觀之境,也因他內心有這份平等和尊重,轉化昇華為美好而樂觀的希望。他的詩返璞歸真,簡約美好,讓小讀者能多讀幾遍,仔細品味,就會每讀一遍,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