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中醫治本,立論於能夠改善病人體質,增強個人抗病能力,在現代醫學上,濕疹問題來自過敏性,而中醫抗病能力及體質的強化,正正能夠根本治療體質過度敏感的因素,優化身體對致敏源的適應性,減少皮膚局部發炎的機會,以及消除長期病因。中醫綜合外來因素分析病人體質及病理階段,我們稱之為「辨證論治」,能把握病人體質及病發原因,辨證分型,從根本上解決濕疹問題,並不是夢。 ■文:香港中醫學會 註冊中醫師張懷烈 圖:張懷烈、資料圖片

香港天氣潮濕,污染的空氣可以隨季候風吹到香港,水系的污染也是嚴重的過敏源頭,加上日常食品添加劑濫用,城市人工作壓力巨大,生活及睡眠休息時間不足,以上種種也是誘發濕疹的主要病因。

建議戒口配合

濕疹是現代的俗稱,中醫古代稱之為「浸淫瘡」、「濕瘡」、「四彎風」等病名。這類命名,都是以濕疹的病理性質進行概括性描述。濕疹,顧名思義是以濕的表現為主,症狀上以表皮發癢、紅腫、滲出、表面溫度上升等發炎指徵作為診斷,濕疹是過敏反應中較為劇烈和常見的臨床表現,在患者身上常常出現對稱性發炎的現象,即在身體或肢體的同樣位置,雙側同時發病。

每年氣候轉變的季節,診所總有大量皮膚濕疹的病人求醫,皮膚紅腫發癢,徹夜難眠,劃破皮膚後甚至出現黃水淋漓,癢不可當,又或是慢性濕疹患者,多年以來濕疹皮膚過敏,引起紅皮病變及苔蘚樣增厚瘙癢,夜夜難眠。

我們在為病人分類的時候,總要兼顧到他們的飲食。由於地域及空氣質素方面我們個體市民難以改變,所以必要從水源的健康和飲食的戒口配合。濕疹病人,建議減少進食甲殼類海鮮、牛肉羊肉、煎炸食物、辛辣食物、味精等添加劑、糖分攝取、小麥製品等,可盡量脫離致敏源對身體的影響,從而減少過敏的病發機會。

常見濕疹分類

中醫治療濕疹擁有大量的經驗,先鑒別病人體質和為證型進行分類,以下四種病理因素是常見濕疹的誘發原因:

一、脾氣虛而濕聚

二、肝胃火熱熾盛

三、濕盛中滿痰滯

四、氣血虛夾瘀血

經中醫診斷,鑒別病人的病因、病機、體質及證型,應用恰當的藥物治療,以適當的補益脾胃藥物和淡滲類中藥進行調補步驟,或以清熱解毒祛濕的中草藥,清除病人體內的火毒、熱毒和濕毒。或以養血袪風的治療方向,令血虛的底子改善減少虛熱生風症狀,這些也是能夠對濕疹體質達到治本改善的行為。

在西藥治療上,一般抗組胺藥物的應用以及消炎藥物的應用亦無可厚非,能令表皮消炎止癢,但由於過敏因素未能清除,抗病體質亦無辦法改善,所以消炎後容易反覆再次出現。

濕疹時令湯水

以下推薦兩款湯水,第一款可改善脾胃虛弱濕氣增加,適合容易復發濕疹病人。另外一款湯水,適合肝胃火熱,皮膚滲出黃水的病人。

一、健脾化濕固本湯

改善脾胃虛弱濕氣增加,適合容易復發濕疹病人,適合一人服用分量。

二、清肝降火解毒湯

適合肝胃火熱,皮膚滲出黃水的病人,適合一人服用分量(虛寒體質謹慎應用)。

材料︰冬瓜半斤、魚腥草5錢、大飛揚1両、土茯苓1両、白花蛇舌草3錢、荷葉1張、鑽地老鼠5錢、生地1両、生甘草3錢

* 服用湯水前可諮詢閣下註冊中醫師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