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對接大灣區之科創融合】共跨產業化「死亡谷」 蘇港建科創新高地
江蘇省是如何一步步成為灣區科創投資者眼中的首選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的產業配套,吸引我們選擇在無錫扎根發展。」香港原子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黃思集表示,無錫的半導體產業基礎堅實,人才資源豐富,這為公司提供了理想的發展土壤。公司計劃將無錫作為主要生產基地,並組建研發團隊,深化與本地產業鏈企業的合作,共同開闢新的市場機遇。
【對接大灣區之科創融合】共跨產業化「死亡谷」 蘇港建科創新高地
近日,兩場關於科技創新的會議分別在蘇州和香港舉行,多個合作項目集中簽約,蘇港開啟科創雙城記。這並非雙方第一次「心有靈犀」,紫金山與獅子山多年來攜手透過跨境產業鏈重組,對抗技術霸凌,共建科研創新高地,僅無錫一地,去年就吸引大灣區逾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投資。
【對接大灣區之生產飛地】江西傢具融灣發展 從零養成千億集群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視察江西時強調,要充分利用毗鄰長珠閩的區位優勢,對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8月,江西就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出包括通道、產業、科技、平台、功能、市場等在內的六個方面「加強對接」。其中就加強產業對接,江西省提出瞄準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製造產業集群和國際金融樞紐建設,積極承接新興產業轉移和布局,着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產業協作區。
【對接大灣區之生產飛地】江西傢具融灣發展 從零養成千億集群 「總部在珠江 基地在贛江」 分工協作優勢互補
作為江西對接融入大灣區的「橋頭堡」,贛州傢具產業的發展是兩地雙向互動的生動縮影。通過「頭部企業+專業化分工」的發展模式,加速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及關聯企業聚集,「總部在珠江,基地在贛江」的產業合作機制日益成熟,跨區域的產業飛地將兩地的產業互補優勢推向新的高度。●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慧、李望賢 江西、深圳 連線報道
構建「老區+灣區」全產業鏈 承接科創溢出
他建議,江西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中,構建粵贛產業協作示範區,打造「老區+灣區」的產業全鏈條,一方面,將贛州打造為產業梯度轉移示範地,瞄準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製造產業集群,主動對接大灣區產業轉移,積極承接新興產業轉移和布局,着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贛粵產業協作示範區,共建贛粵產業合作試驗區、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
【對接大灣區之東數西算】貴深架通算力橋樑 數字經濟共拓共贏
光纜那一端的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數字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截至2024年底,數字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迫切需要高效協同的算力「搭檔」。光纜這一端的貴州,算力規模約佔全國23%,成為內地智算資源最多、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