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機器人是否會統治人類?」「人類戰爭消失與否?」首屆中國(國際)機器人辯論大賽決賽10日上午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四支參賽隊伍的機器人圍繞辯題面對面展開「唇槍舌劍」,最終松延動力-小諾隊獲冠軍,湖北大學隊獲亞軍。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人工智能與傳播專業委員會執行理事長、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彭煥萍教授認為,機器人辯論需要在複雜語義環境中精準捕捉信息差異、生成邏輯性論點,是對具身智能「大腦」的極限測試。
記者獲悉,此次大賽吸引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等全國各地學校和企業的14支團隊參賽。決賽採取「機機對決」方式,各隊機器人辯手之間進行獨立辯論。最終松延動力-小諾隊獲冠軍,湖北大學隊獲亞軍,松延動力-松美美隊獲季軍,河北大學-小禾隊、思曦辯論隊、人開金鵬團、一起加速進化隊、超美辯論隊獲得突出表現獎。
「機器人是否會統治人類?」總決賽上,湖北大學隊的人形機器人和松延動力-小諾隊的半身仿生機器人圍繞這一辯題勇爭冠亞軍,面對正方的旁徵博引,反方緊抓邏輯漏洞,一方用比喻引發共鳴,另一方也用「有人發明鎖、就有人發明鑰匙」來回應,雙方你來我回、攻防交替。河北大學-小禾隊和松延動力-松美美隊也帶來「人類戰爭消失與否」的思辨對決。「奪冠很激動,機器人的語言邏輯表現超預期!」松延動力小諾隊研發項目經理陳鵬說:「我們攜帶自研的仿生機器人參賽,在備賽過程中對它進行了針對性的辯論語料、對話管理等訓練,賽場上也很好檢驗了大模型的推理能力。」
現場有邏輯的較量、觀點的碰撞和語言的藝術,不僅拚多模態交互能力,更拚大模型、算力和推理的智能進化。評委們從機器人的邏輯性、語言表現力、多模態交互、技能展示和臨場應變5個維度進行打分,這是對機器人大模型訓練和硬件設備調試的綜合性考驗。談及賽事意義,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人工智能與傳播專業委員會執行理事長、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彭煥萍教授認為:「機器人辯論需要在複雜語義環境中精準捕捉信息差異、生成邏輯性論點,要求機器人通過多輪推理、事實檢索與語義糾錯,克服傳統大模型常見的『幻覺』『邏輯跳躍』等問題,這是對具身智能『大腦』的極限測試。」
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機器人辯論賽倒逼大模型從「生成內容」向「深度思辨」進階,加速大模型語義理解、邏輯推理等人機交互核心技術迭代。賽事不僅為機器人應用落地開拓新業態、新場景,也讓更多高校和企業看到北京經開區內的機器人產業創新生態,參賽團隊可依託北京亦莊開源平台開展二次開發,加速技術成果向產業落地轉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