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李陽波西安報道)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引擎,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舞台。11月7日,2025「一帶一路」硬科技成果交易暨陝西創新創業創造大會在位於陝西西安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開幕,本屆大會旨在聯合海內外科研創新力量,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促進科技成果高質量轉移轉化,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開拓「一帶一路」科技合作新空間。開幕式上,西安交通大學與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促進雙方自願雙向流動,創新開展高水平國際科技合作、高端人才引進、高端創新資源共享,服務陝港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創新力量參與
據了解,硬科技概念提出於2010年,主要是指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芯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領域中,以自主研發為主,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形成,難以被山寨模仿複製的高精尖原創技術。西安是硬科技的概念發源地和創新策源地,依託與陝西省及西安市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平台——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安交通大學目前已與248家龍頭領軍企業簽署共建聯合研究院(中心)協議,孵化科技型企業270餘家,並培養了大批拔尖創新人才。
本次硬科技成果交易大會設置1個主論壇、14場專場活動、17場項目路演、1個成果展。項目來源包括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光機所等內地35所頂尖高校與科研機構,更吸引了來自英國、韓國、俄羅斯等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力量參與,初步構建了「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硬科技生態圈」。展出的硬科技項目覆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節能技術、大數據等十大前沿領域。
讓更多「硬科技」在實踐中「開花結果」
大會開幕式上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指出,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西安交通大學在創新港深入推進「校地企一體聯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聚力打造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創新引擎。未來將積極融入國家戰略、融入地方發展、融入產業創新,匯聚全球創新要素,打造高水平硬科技交易與創新創業平台。西安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立群表示,西安交通大學將在創新港這個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轉化「特區」中,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書架」到「貨架」、從實驗室走向生產車間,讓更多「硬科技」在實踐中「開花結果」。
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共建國家之間的科技創新合作成果正在持續開花結果,為世界經濟增長增添動力。塔吉克斯坦國家科學院副院長科迪爾佐達·法爾霍德·安瓦爾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核心,為共建國家搭建了互利共贏的合作平台,而科技合作正是其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紐帶。塔吉克斯坦在綠色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及農業科技等領域存在迫切發展需求,中國在硬科技領域的技術積累、產業優勢以及大會展示的創新成果,為雙方提供了寶貴的合作契機。期待以此大會為起點,深化與中國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務實合作,共同推動科技成果的共享與轉化,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當日開幕式上,與會嘉賓共同為「上合高教中心—中國中亞中心」揭牌,共同啟動秦·港產教深度融合聯盟。西安交通大學分別與阿里·法拉比哈薩克國立大學、塔吉克斯坦國家科學院、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創新和數字技術署、哈薩克斯坦沙卡裏姆大學簽署合作協議,與秦創原科技創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秦·港現代產業孵化加速器,與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西安交通大學還與多家企業簽署共建聯合研究院、基礎實驗室項目協議,「挑戰杯—國創賽」金獎夏令營代表入駐簽約,進行了秦·港賦能專家學者領辦企業簽約。
服務陝港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執行主席高博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在資源匯聚、合作交流、延攬全球人才等方面擁有較多優勢,而西安交通大學則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優勢明顯。此次簽約,雙方將立足香港,面向世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着力探索6352工程與1121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香港模式,創新開展高水平國際科技合作、高端人才引進、高端創新資源共享,服務陝港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悉,未來在具體合作中,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與西安交通大學將依託創新聯合體開展「校招共用」聯合引進人才,吸引一批國際化科技人才。同時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將積極引薦香港優質企業入駐創新港,並促進西安交大的科研成果在香港轉化落地,共建聯合「出海」合作項目。
陝西省副省長李九紅,西安市委副書記、市長葉牛平,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楊海英,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創新和數字技術署電子商務監管部門負責人索利耶夫·法魯赫·尤努索維奇,哈薩克斯坦沙卡裏姆大學校長杜曼·奧林別科夫,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原一級巡視員高潤生,中國高校校辦產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杜紅國,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以及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高校代表等出席大會開幕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