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報道,9月19日,戶外品牌始祖鳥聯手藝術家蔡國強在喜馬拉雅山放煙火,引發爭議。目前,主辦這場煙花秀的品牌方、蔡國強已經刪掉了相關視頻。據現場視頻顯示,當日傍晚,在西藏喜馬拉雅山脈江孜熱龍地區(海拔約4500-5500米處)的山脊區域,燃放三幕煙花,形成「升龍」動態景觀。儘管針對此次藝術項目,主辦方發布聲明表示,煙花使用生物可降解環保煙花材料;燃放前轉移牧民牲畜,用鹽磚引導小型動物離開;燃放後將清理殘留物,翻土修復植被,不會留下生態隱患。但針對相關說明,仍有不少專業人士提出質疑。

植物科普博主、植物學博士、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理事顧有容在微博中發出他的疑問,尤其是針對其提及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鹽磚引誘鼠兔」等預防措施,以及「翻土修復植被」操作。
項目所在區域雖在紅線範圍以外,但由於其所在區域為高山草甸,生態極為脆弱。在高原上放煙花,會對植被、高原生態造成哪些影響?對此,記者獨家採訪了顧有容。
高山草甸植被恢復需幾十甚至上百年
「高原是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採訪伊始,顧有容就表示:「儘管燃放區並不在紅線範圍內,可能只是高原上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山坡,但這也並不代表它不重要,因為整個青藏高原都是一個黃金脆弱區。」
黃金脆弱區,脆弱在哪裏?顧有容表示,以燃放地為例,其所在區域海拔高度在4500米以上,該區域屬於典型的高山草甸地貌,海拔以上或還會有流石灘植被和冰川高原植被。由於所處地域海拔高、溫度低、無霜期較短,因此植物生長期也很短。「高山草甸的特點就在於土壤非常薄,其地表只有10厘米左右、薄薄的一層,為草氈層,它有像毯子一樣織密的結構,草的根部往往密集交織在一起,從而把土壤和裏面的有機物保持住,以起到固碳的效果。」
「但是這一片草氈層非常脆弱。」顧有容分析,針對項目方提及的「翻土修復植被」一事,他表示質疑:「倘若是針對一米厚的土壤,通過翻土或許可以將土壤表面的污染物沉澱下去,從而起掉一個修復作用。但是對於這種表層本來就很薄的草氈來說,這樣的操作不能起到植被修復的效果,甚至會將污染物直接埋入土壤中,從而起到反作用。」固有龍透露,高原草甸的植被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才可能可以長起來。
除此之外,顧有容還透露,由於現在進入秋季,不少野生動物即將進入休眠狀態,在高原中放煙花所形成的噪音可能會對動物棲息造成影響。即便對於不存在冬眠的鼠兔來說,這個季節剛好是要「貼秋膘」的時候,鼠兔會將食物儲存到洞穴內,煙花對地表的破壞也會直接破壞屬兔的巢穴。「另外鼠兔很容易應激,強烈的噪聲影響,也會可能嚇死它們,或造成其他生理的改變。」
相關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