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孟冰 重慶報道)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期間,低空經濟作為五大主題板塊之一,吸引了眾多企業和專家的關注。本屆智博會匯聚了航天科技、大疆無人機、萬豐奧特、吉利沃飛等68家低空經濟企業,集中展示低空交通整體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場景。重慶本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市低空飛行時長達19萬小時,同比增長109.2%;飛行115.7萬架次,同比增長67.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知識產權經濟研究所所長沈映春在智博會期間接受了記者專訪。她指出,低空經濟是以3000米以下空域為活動空間,以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新型航空器為載體,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形成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我本人最看好低空經濟在物流和文旅方面的應用。物流方面,許多人認為無人機應該應用於城市末端的物流場景,但我認為城市末端可能並非最適用場景,比如點一杯咖啡是否值得使用無人機?這樣成本太高了。」沈映春稱,無人機在城市末端的應用應側重於高價值或特殊需求的物品,例如珠寶、錄取通知書,或是路途遙遠、地勢險要的地區,譬如八達嶺長城。「無人機在幹線、支線物流配送中同樣具有潛力,例如生鮮、醫療用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運輸,均可考慮採用無人機配送。」
在文旅方面,eVTOL具有巨大的消費潛力。沈映春表示,直升機的成本高昂,購買一架約需人民幣五千萬元,而eVTOL的價格僅為其十分之一左右。不過,她坦言eVTOL的載人安全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外,各地空域管理標準也需統一,才能在消費層面充分發揮低空經濟的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低空物流市場規模約為500億元至600億元,同比增長37%。預計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200億至1500億元,到2035年有望攀升至4500億至6050億元。
此次智博會上,重慶南川區、梁平區皆向公眾推介了當地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措施。南川區表示當地空域開放程度高達97.8%;梁平區作為重慶市低空經濟先行試驗區和低空裝備產業發展試點區,擁有重慶地區基礎條件最好的通航機場——佔地約2000畝,主跑道長2300米、寬45米。
評論